-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理学基础Z作业1
生理学基础Z作业
参与应急反应的主要系统是 B.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促进胃液分泌的因素是 B.组胺
胆汁的主要作用是 E.促进脂肪的消化的吸收
4.胆汁中参与消化作用的主要成份是 A.胆盐
肺通气的动力来自 B.呼吸肌的舒缩运动
肺总容量等于 E.肺活量加残气量
7.副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B.ACh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促使 C.膀胱逼尿肌收缩
构成肾内髓组织液高渗梯度的主要溶质是 B.NaCl和尿素
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是 B.肌小节
骨骼肌中的调节蛋白是指 E.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
骨骼肌在体内处于最适初长时,其肌小节的长度约为 B.2.0--2.2μm
红细胞生成的原料是 B.Fe2+和蛋白质
含氮激素与细胞膜受体形成复合物后,激活细胞膜上的哪种酶?C.腺苷酸环化酶
呼吸频率从12次/分增加到24次/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时则C.肺泡通气量减少
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 A.前负荷
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白细胞是 E.淋巴细胞
肌肉收缩时,后负荷越小则 E.克服后负荷开始肌肉出现缩短的时间越早
激活糜蛋白酶原的主要物质是 D.胰蛋白酶
脊休克的产生原因是 E.脊髓突然失去高级中枢的调节
既可促进,又可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激素是 A.胰岛素
甲状腺素是指 E.四碘甲腺原氨酸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D.ACh和NA
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促使 D.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决定呼吸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E.气体的分压差
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而兴奋时膜外Na+迅速大量属D.以通道为介导的易化扩散
可兴组织的强度-时间曲线上任何一点代表一个 E.具有一定强度和时间的阈刺激
可兴奋组织细胞兴奋的标志是 C.产生动作电位
快波睡眠时生理功能改变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E.生长激素释放增加
慢波睡眠时生理功能改变及意义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E.作梦多发生在该时相
柠檬酸钠抗凝作用的原理是 A.去除因子Ⅳ(Ca2+)
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过程的A.因子Xa形成的过程不同白多聚体形成过程不同
能促进机体产热的最重要的激素是 D.甲状腺激素
能缓冲肺泡气中PO2和PCO2急剧变化的肺容量是 E.功能残气量
呕吐中枢位于 B.延髓
平静呼吸时,肺内压在哪一时相中低于大气压? A.吸气初
平静呼吸时,肺内压在下述哪一时相中高于大气压? C.呼气初
气体扩散速率与下列各因素的关系是 C.与气体分压差呈正变关系
醛固酮的生理作用是 B.排钾保钠
醛固酮对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作用是促进 E.Na+重吸收和K+分泌
人体生理功能调节机制中,最重要的是 C.神经调节
人体PCO2最高的区域是在 A.细胞内液
人体的血浆约占体重的 C.5%
神经细胞兴奋后其兴奋性的规律性变化C.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ATP钠钾泵运转可使E.3个Na+移出膜外同时2个K+移入膜内
神经垂体贮存和释放的激素是 D.催产素与血管升压素
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特点错误的是 C.接头后膜的受体是N1 受体
肾小球滤过分数是指 E.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C.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的原尿量
肾脏的球旁细胞是 D.内分泌细胞
肾脏的致密斑是 A.化学感受器
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等于E.(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压)
收缩压相当于心动周期中何时动脉内的压力? B.快速射血期
舒张压相当于心动周期中何时动脉内的压力? E.心房收缩期
水利尿的机制主要是由于 E.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
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 C.血糖浓度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最主要体液因素是 E.促红细胞生成素
物质在膜结构中某些特殊的蛋白帮助下顺浓度差和电位差通过细胞膜的过程是属于B.易化扩散
小肠腔内葡萄糖被吸收入肠上皮细胞是属于 C.主动转运
吸收胆盐和VitB12的部位是 C.回肠
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 C.运输O2和CO2
血液凝固的三个基本步骤是 C.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血浆的比重主要取决于 E.血浆蛋白含量
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 C.NaHCO3/H2CO3
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份是 A.NaCl
下列关于血小板生理特性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C.吞噬作用
下列关于神经反射的论述错误的有 D.其中枢部分分布很局限
下列各项中属于负反馈的是 E.降压反射
下列各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可产生反馈调节的是 D.环路式联系
下列关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