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11009020417李震移动通信.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 动 通 信 论 文 学 院:计算机学院 班 级:通信2010-4班 姓 名:李震 学 号:311009020417 浅谈移动通信中微信与我们的生活 摘要 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代表产品微信则在使人们沟通更加便捷。微信是由腾讯开发的一款即时通讯工具,其主要在手机上使用,用户可以在微信上通过手机网络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还能根据地理位置找到附近的人,以及通过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通过与QQ软件捆绑推广,目前微信用户数已经突破3亿人,大有后来者居上态势。快速发展的微信用户数并不能掩盖其背后的尴尬,尤其是来自运营商方面质疑声不断。微信即将发布的5.0版本承载了腾讯对其商业化巨大的期待,包括用户可定制微信菜单栏、移动支付上线和公众账号付费订阅三项新功能都是其商业化基础功能,从微信5.0开始,腾讯加快了商业化步伐,但能否成功尚不明朗。 1.用微信沟通用不了多少流量 从微信的官方流量表可以看出,如果用目前市场主流的安卓机和苹果手机的话,后台运行微信没有流量产生,如果前台使用,只以文字短信的方式聊天,流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是用微信发送图片或者语聊就要看使用频率。图片、语音和视频优化,1M可发约1000条文字信息,1000秒语音信息,约1分钟视频信息。对于今天的微信而言,其发展力量和成功因素显然不再受流量成本制约。因为对于微信,其自有应对市场挑战的底气和本领,其中产品体验和社交网络的优势,也已经奠定微信的地位。免费流量噱头大于实用 据了解,阿里巴巴免费上网计划并不是所有用户都可使用,主要针对移动、联通两大运营商的用户,首批覆盖区域包括广东、江苏、浙江、湖南四地,覆盖时间段是11月、12月两个月。 从上述信息可以看出免费流量噱头大于实用,其中限制重重,普通用户可能不会买账。阿里此举宣传意味大于实际效果。首先,用户需要申领才能获取流量,流程较繁琐;第二,并不是全国的联通、移动用户都能申领,首批限制在广东、江苏、浙江、湖南这四个省份。其中除广东移动外,其他三地运营商相对弱势。而广东方面联通已和微信合作推出沃卡,电信和网易合作推出了易信;第三,并不是上网流量全面单,用户每月有流量上限;第四,有时间限制,符合要求的用户只能在未来两个月内申请并使用。 难以突破的创新困境 打败微信的不可能是另一个微信,但从事实上来看,无论是来往还是易信在核心功能上都与微信基本相似,均采用相同的移动社交产品架构,以“智能通讯录”为核心获取好友,实现语音、文字的即时通讯。既然现有的产品已经完全能够满足使用,那么对于用户来讲,来往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 阿里也知道难以在核心功能上有大动作,便增加了很多小的特色功能来吸引用户,还明确地提出了比微信“多那么一点”的口号。针对微信群最多40人的限制,来往支持500人的聊天大群;针对微信的付费表情,来往对所有的卡通表情一律免费。除此之外,它还集齐了当下社交产品所有亮点:与豆瓣群组相近的“扎堆”、与Snapchat相近的“阅后即焚”、与米聊相近的“涂鸦”、与啪啪相近的“语音图片”。功能虽多,但有自身特点的很少,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有的网友会说“来往是一款移动功能大合集且无自身特色的高质量IM产品。” 难以打破的微信关系链 谷歌的社交产品Google+推出之后一直反响平平,一位谷歌高管问他的女儿为什么不用Google+而是用Facebook,女孩回答说“人都在Facebook上,为什么要用Google+”。同样的道理,来往也面临着这个问题。“移动社交和游戏APP不一样,不是说有奖励就会去用。留住我的唯一理由是,我的朋友们在哪,我就在哪。”TMT分析人士Yves坦言,能真正绑住用户的只有关系链,这一点腾讯已经占尽了先机。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原有的关系链都已存在于微信之中,用户社交关系一旦建立,迁移成本很大,哪怕两个平台的关系链中只有一个好友之差,好友少的那个只会沦为第二选择。目前易信用户超过三千万,来往用户超过千万,但与微信的四亿用户相比,这两个数字还是太过渺小。为了早日建立自己的关系链,马云先是撒金千万,奖励下载用户;再在内部强推来往,员工拉不到100个好友红包免谈;还有CEO陆兆禧表态说,公司愿意为“来往”付出任何代价。虽然短时间内来往用户数激增,但这些推广方式却被诟病。有专家分析称,这种“打鸡血”似的推广对产品是不利的,让用户领红包、让员工拉用户都是一种“变型”的推广,而不是自然的增长。这种非自然增长这很容易导致用户的流失。 难以更改的用户习惯 今年7月,微信的宕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微博上有人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失散了”虽是调侃,但足以体现人们对于微信的依赖。微信比来往早了两年。在这两年时间里,人们习惯用微信扫二维码、发语音信息、关注朋友圈,从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