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怎样在高寒环境中绝处逢生
怎样在高寒环境中绝处逢生 案例额回放
2012年11月24日,10名驴友在穿越太白山鳌山地区时被突变天气所困,3名驴友因失温不幸遇难
2012年11月19日,北京7位市民到廷庆县四海镇九眼楼攀登残长城。由于攀爬时间过长,体力透支,被困山上。消防队员和民警上山搜救,被发现时2人己因失温昏迷,经抢救后仍不幸身亡
2012年11月3目,5名游客从北京门头沟方向登山到明残长城一带游玩,被暴风雪所困,带队导游成功下山报警求救,最终3名日籍游客遇难
2012年9月,一个网名叫“幸运的果果”的20多岁女孩,随一群户外运动爱好者到秦岭地区进行徒步穿越,“果果”因新鞋磨破脚皮等多方面原因行动不便,坠岩脱离团队落单被困。“果果”依靠自身携带的帐篷睡袋等露营装备,以及背包里的食物、炊具、药品、保暖衣物等装备物资,在高寒地带艰难生存5天,后被另外一群同样到该地区穿越的爱好者队伍发现并救护下山
2007年3月,20多岁的央视记者“夏子”,参加了某网站组织的“下马威一灵山一灵山古道一洪水口一日穿越”活动。由于活动当日所租车辆晚点及天气原因,大家协商路线变更为从柏峪经黄草梁到北灵山。当晚22时30分,“夏子”突然出现虚脱症状,并停止了呼吸。同队队员马上做人工呼吸,以及猛搓手心脚心,希望能把“夏子”救过来,但不见好转。次目中午,“夏子”被送至门头沟区斋堂医院救治,证实死亡
如果我们遭遇天气突变、气温骤降或者被困于高寒的地理环境中,该如何保存生命?都有哪些野外生存的常识和法则需要我们去了解和遵守?什么是“失温”?
上面几个案例,事发的环境都比较相似。天气突变,人员被动处于大风、爆冷、寒湿的恶劣低温环境,都发生了“失温”,医学上称之为“体温过低症”疾病。失温是指身体内部体温低于正常值而引发疾病现象。我们知道,人体体温分为中心体温和表层温度,中心体温区域主要是指头部及躯干,表层温度区域主要指四肢及其表层。中心体温正常值为37摄氏度
人体获取或储存热量的方式如下:
1、消化吸收热量:对食物消化吸收产生热量,进而维持体温
2、外部热量供给:太阳、火、搂抱他人身体取暖
3、肌肉运动:自主运动以及无意识运动(发冷颤抖)
4、体表血液缓慢:表层血管减慢血液循环速度,确保身体中心体温区域主要器官的温度,如大脑、心脏、肺部等
人体热量散失的四个主要途径是
1、热蒸发:皮肤汗液及肺部体液热蒸发是热量流失主要途径
2、热对流:空气或液体流动导致热量流失
3、热传导: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播热量方式,如搂抱、坐雪地、淋雨等
4、热放射:指热量散发,特别是头部、颈部、裆部等大血管集中区域
失温主要是因为人体产生的热量小于身体散发的热量时所导致。如果我们不幸处于上面的案例中所描述的低温恶劣环境,可以把握上面所说的热量来源和热量散失的主要方式与途径,因地制宜,结合判断力来做出紧急应对措施
“我死后,请吃我”
热量的摄取和储存:如何可以获取,建议吃一些高热量的含糖食物最好;食物的摄取如果困难,为了维持生命,不管是什么,主要能够安全提供热量来源的东西,例如皮带、昆虫、树皮、积雪下面的苔藓等等之类都要尝试。南美某足球队,因飞机失事坠落在南某高山雪地,队员在自我救援和静待求援过程中,因食物用完为保存生命而吃死去的同伴尸体。雪域求生,甚至受伤的同伴自感时日无多,也发出:“我死后,不要难为情,请吃我”的请求。这次空难事故,多年后还被拍成电影搬上银幕
“果果”被困秦岭晚上宿营,在帐篷里还能听见老鼠爬走声音,早晚也听见鸟鸣,食物短缺的紧急情况下DIY捕兽器诱捕,也是一个求生之道
失温时不可饮酒
很多对失温认知不深的人,认为肌体寒冷时饮酒会驱寒护暖,其实是不对的。失温时不可饮酒,因为酒精会使体表血管扩张,加速体表血液流动,貌似使人感觉温暖,其实会导致体内热量流失更快。帮失温者重获体温而饮(灌)酒,是一种无知的杀人行为。另外增加外来的热量保存生命,可以收集一切可燃之物燃起一堆火。生火的方法与火堆类型也是一种大学问,根据情况点起地面火、半地下火、长效过夜火等类型。实在没有燃火之物,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燃烧衣物、背包等紧急对策。甚至同伴之间互相搂抱进行保暖也是可取的方法
装备和食物必须带足
我们倡导和鼓励,每一个人走进自然参加户外远足和旅行,行前认真准备并携带必要的装备和食物是非常重要的。对危险的预防
远大于事故发生后的危机处理!“果果”如果不是背包里面储备了充足的食物和装备,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当然,野外食物的猎取是一种技能,不是紧急情况下能临时抱佛脚的,所以参加必要的专业技能培训也很重要!这样能够让我们规避和远离风险,并在紧急需要时保存生命!
老年人更易失温要包裹好头部
几位日本游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