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人才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新路向——兼评《荆楚文化遗产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pdf

培养创新人才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新路向——兼评《荆楚文化遗产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养创新人才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新路向——兼评《荆楚文化遗产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pdf

第 18卷第 1期 荆 楚 学 刊 2017年 2月 Vo1.18No.1 AcademicJournalofJingchu Feb.2017 培养创新人才 :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新路向 — — 兼评 《荆楚文化遗产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周雨城 (华中师范大学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展的现实诉求。 《荆楚文化遗产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 实践》由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 ,它为荆楚文化遗产创新,z.A-培养提供了新的模式参考,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 影响。该书构思独特,论述严谨,理论与~,-iz紧密结合,对荆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荆楚文化 ;文化遗产;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17)01—0017—04 2015年 12月,华中师范大学詹一虹教授、田 一 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瞄准世界一 鹏教授合著的 《荆楚文化遗产创新人才培养探索 流,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 与实践》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詹一虹 加快走 向世界一流 。”¨由此可见,创新拔尖人才 教授主持的国家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荆 培养关乎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与社会经济、 楚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模式及共性技术研 文化发展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历史文 究”(课题编号:2012BAH83F01)系列研究成果之 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 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 一 , 是荆楚文化遗产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方面的力 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从 国家层面表 明要高度 作,全书共九章,近 20万字。作者以荆楚文化遗 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而保护好的关键所在 产可持续传承为出发点,阐述了创新人才培养相 就是培养相当数量的文化遗产创新人才。在 “双 关理论研究及国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特点,从 一 流”建设背景下,探索文化遗产创新人才培养 荆楚文化遗产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政策体系、学 模式是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增强区 习模式、绩效评价及实证研究等,多维度对荆楚文 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化遗产创新人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系统探 目前,许多学者从事荆楚文化遗产方面的研 讨,并针对荆楚文化遗产创新人才出现的问题 ,探 究,但还没有人专 门从人才培养角度讨论荆楚文 索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荆楚文化遗产创新人才 一 、 独特视角:将荆楚文化遗产与创新人才培 培养探索与实践》首次对荆楚文化遗产创新人才 养相结合 培养进行系统地探讨,论述严谨 ,叠有创见。全书 既注重实证调查分析,又重视理论总结和提升,在 2015年 11月,国务院发布 《统筹推进世界一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荆楚创 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 “方 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政策建议与操作方案,对 案”),方案坚持以一流为 目标,“引导和支持具备 提升文化遗产创新人才质量和水平、推进湖北省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