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流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pdf
第 3 6 卷 第 1 期 技 术 经 济 Vol . 3 6 ,No . 1
2017 年 1 月 Technology Economics Jan . , 2017
知识流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王建刚,杜义飞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 都 611731)
摘 要 :基于 知 识 基 础 观 ,以 2010— 2014年 2 6 2 家 中 国 上 市 公 司 为 样 本 ,检 验 了 不 同 来 源 的 知 识 流 量 与 企
业 绩 效 的 非 线 性 关 系 ,以 及 不 同 来 源 的 知 识 流 量 之 间 的 互 补 或 替 代 效 应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内部知识开发和
地 理 位 置 分 别 与 企 业 绩 效 之 间 存 在 倒 U 型 关 系 ;并 购 重 组 与 企 业 绩 效 之 间 存 在 U 型 关 系 ;内 部 知 识 开 发
与 并 购 重 组 之 间 存 在 相 互 替 代 效 应 ,该 替 代 效 应 对 企 业 绩 效 产 生 负 向 影 响 ;未 发 现 内 部 知 识 开 发 与 地 理 位
置 之 间 存 在 互 补 或 替 代 效 应 。
关 键 词 :知 识 流 量 ;企 业 绩 效 ;非 线 性 关 系 ;替 代 效 应 ;互补效应
中 图 分 类 号 :C931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02 — 980X ( 2017) 01 — 0022 —13
的知识存量有限,受资产总体效率的约束[4] ; Li 、
1 文献回顾
Chen和 Shapir〇[13]也发现,那些位于外资企业的创
根据知识基础观,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 新活动更为集中的区域的中国企业更能提高产品创
源[2]。异质性的知识基础解释了企业间的绩效差 新能力,但是当外资企业的集中程度超过一定水平
异,因此企业应通过内部知识开发和外部知识获取 后,将产生对中国本地企业的挤出效应。可见,知识
来积累不可模仿的、有价值的异质性知识。知识积 流量与企业绩效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但是
累捕获了知识流量与知识存量相互作用的过程%4]。 当前研究对两者间非线性关系的理解和解释仍然有
知识流量是组织知识的重要维度[4],是企业知识存 限。因此,当前研究需要更深人地理解知识流量与
量持续累积的来源[5 ],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系[1°],并给予更多的经验
不同来源的知识流量对于企业构建内部能力至关重 证据支持。
要[6]。企业获取外部知识有助于构建自身的吸收能 同时,当前研究对内、外部来源的知识流量是否
力[7 ],同时企业内部知识开发活动也会提升其吸收 存在互补或替代效应也没有给出一致解释。过去研
能力fr9],因此企业应将内、外部来源的知识流量作 究已验证内部知识创造与外部知识获取之间的互补
为吸收能力的基础[3a°],以构建并保持自身的竞争 效应[9’14],但是有限资源的约束、知识积累的路径依
优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