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芦笙文化的属性和传承与保护.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苗族芦笙文化的属性和传承与保护.pdf

_ 民被青牵_ III Nationalfolkmusic 苗族芦笙文化的属性和传承与保护 蒲发强(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文化馆) 瀚苗族芦笙文化的属性 的奏乐者中铸有吹笙作舞人像 ,在湖南长 器,据我看来,源于苗族的,苗族每字均 沙出土的战国墓中有抱笙,在贵州赫章汉 备有芦笙。” 苗竹枝词》云: 折“得芦 墓出土的铜摇钱树残物上有吹芦笙及吹葫 笙和竹枝,深山酣唱姐相思,蜡花染袖春 芦笙,川I南苗语叫 “哽”,使用竹子、 芦笙联臂跳舞场面的铸刻。 尽薄,做到怀中月随时。” 《占蔺县民族 杉木、铜黄片制成的乐器,芦笙文化是一 在历史文献记载中,广泛记述着与芦 : “二月初二庆梓潼,苗人赶集扎街 种以芦笙为主导,集苗族音乐、舞蹈 、服 笙有关的 伏“羲” “女娲”的神话,当中 巾,阿多起舞娘彩喜,一曲芦笙送晚风。” 饰一体的,为苗族人民的思想感情所认同 相当部分将伏羲、女娲当作苗人。如 《山 黔西州志》载: “花苗每岁孟春,合男女 的一种苗族文化形态。苗族的芦笙文化 , 海 中把伏羲、女娲称为苗民: “南方 于野,谓之跳月,择平地为月场,献衣艳 是苗族思想文化的结晶,是苗族文化艺术 … … 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 妆,男吹芦笙,女振响铃 ,旋跃歌舞”。 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苗族文化艺术中最集 清代的陆次云在其 洞《悉纤志》中也说: 毕《节县志云》: “苗族春问跳花厂,男女 中、最典型、最被普遍认同的象征和代表。 苗“ ^瞄祭日报草,祭用巫,设伏羲、女娲 围聚一处,中竖一杆,插冬青叶,男吹芦 当前 ,深入开展苗族芦笙文化的研 位。” ((初学记》载 : “女娲作笙簧 。” 笙,周围旋绕,婆娑歌舞。” 徼 永永宁厅 究,对于繁荣苗族文化艺术事业,加强苗 风《俗通》说 : “伏羲作笙,女娲作簧。” 县合 也云: “苗族于正月初旬,约会 族地区同全中国、全世界的民族文化艺术 书》卷四亦云: 笙“,生也,象物贯地 高埠,名日踩山,夜聚日跳月,未婚嫁者, 的交流,促进苗族地区以及更大区域内的 而生,以匏为之,其中空受以簧,是为匏 男吹芦笙,女弹口琴,彼此对歌。” 民族经济,特别是民族文化旅游事业的发 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 生,女娲是之生也。”闻一多先生则在 《犬『 以上资料来看,芦笮文化源于苗族 , 考 ·伏与葫芦》中肯定的指出: 伏“羲是葫 属于苗文化的范畴,是显而易见的。 则重对芦笙文化的苗族属}生、特征及其保 芦的化身,女娲即是女葫芦。”因此苗族与 护、提高、发展做—探讨。 伏羲、女娲,伏羲、女娲与葫芦,葫芦与 目前,尽管有很多民族吹芦笙、跳芦 瀚苗族芦笙文化的特征,即 笙舞,但大量的传说故事文献记载、考古 笙都有着直接的联系,芦笙与葫芦演变而 来,女娲神话的文字记载早见于屈原的 事物的本质、象征和标志 发现、专家研究等,关于芦笙文化的资料 辞 ·天问》。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