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高沟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第13课《短文两篇》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VIP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高沟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第13课《短文两篇》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高沟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第13课《短文两篇》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短文两篇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毕昇,了解印刷术的历史。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意思。 二、重点难点: 课文翻译、词句识记 三、自主学习: 1、文学文化常识: 沈括(1031—1095), 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天文学方面、物理学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晚年,沈括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潜心写作,将平生见闻和科学研究记载于《梦溪笔谈》之中。  《梦溪笔谈》是一部笔记体著作,现存26卷,内容涉及天文学、数学、地理、地质、物理、生物、医学和药学、军事、文学、史学、考古及音乐等学科。《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重要文献。??? 毕晟(又作毕升,约970年—1051年),中国发明家,发明活字版印刷术。汉族,北宋淮南路蕲州蕲水县直河乡(今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人,一说为浙江杭州人。初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 2.加点字注音 更互( ) 贮( ) 炀 ( ) 砥( ) 和纸灰( ) 燔土( ) 讫 ( ) 瞬息( ) 3.解释加点的字: 板印书籍: 唐人尚未盛为之: 乃密布字印: 持就火炀之: 瞬息可就: 每韵为一帖: 以纸帖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 旋刻之: 不若燔土: 用讫再火令药熔: 殊不沾污: 若止印三二本 4、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弄懂文章大意。将不会的语句整理在下面,以便组内讨论。 3、整理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为、之、火、其、就、帖 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子: 五、达标巩固: 翻译下列句子: ⑴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⑵ 一板已自布字。 ⑶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⑷ 用讫再火令药熔。 ⑸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⑹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