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染色体与DNA(4损伤、修复与转座).pptVIP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4损伤、修复与转座).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复合转座子 一类带有某些抗药性基因(或其他宿主基因)的转座子,其两翼往往是两个相同或高度同源的IS序列,表明IS序列插入到某个功能基因两端时就可能产生复合转座子。一旦形成复合转座子,IS序列就不能再单独移动,因为它们的功能被修饰了,只能作为复合体移动。 (二)转座子的转座机制和转座模式 1、转座机制 转座子插到新的位点上产生交错切口,所形成的突出单链末端与转座子两端的反向重复序列相连,然后由DNA聚合酶填补缺口,DNA连接酶封闭切口。 2、转座模式 转座子与靶DNA之间连接事件的顺序与确切的性质决定了是复制型转座还是非复制型转座 (1)非复制型 转座酶---损伤或致死;修复 (2)复制型 转座酶 解离酶 (三)转座作用的遗传学效应 1、引起插入突变 2、产生新的基因 3、产生染色体畸变 4、引起生物进化 (四)真核生物中的转座子 1、玉米中的控制因子 自主元件,如Ac 非自主元件,如Ds 2、果蝇中的P元件 两种类型 一类是全长p因子,长2907 bp,两端有33bp的反向重复序列(IR),有4个外显子,编码转座酶。含P因子的果蝇称P品系。 另一类是不能编码转座酶,依赖于全长P因子才能转座移动的缺失型P因子。这类P因子都是活性P因子的中段缺失型衍生物。长度从0.5 kb到1.4 kb不等。 * 理解DNA损伤修复的基本过程 掌握DNA损伤与修复的机制 了解突变的类型及其意义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三、DNA的损伤和修复与基因突变 DNA损伤是指正常DNA分子的化学结构或物理结构在某些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如射线和化学试剂)以及细胞自发产生的基因毒素等干扰作用下发生改变的现象。 (一)DNA的损伤 DNA单链断裂 双链断裂 糖基氧化 碱基修饰 DNA链间交联 DNA与蛋白质之间的交联 …… 1、DNA的自发性损伤 由DNA内在的化学活性以及细胞中存在的正常活性化分子所致。 常见的DNA自发性损伤类型 (1)脱嘌呤和脱嘧啶 自发的水解可使嘌呤和嘧啶从DNA链的核糖磷酸骨架上脱落下来。一个哺乳类细胞在37℃条件下,20h内DNA链上自发脱落的嘌呤约1000个、嘧啶约500个;估计一个长寿命不复制繁殖的哺乳类细胞(如神经细胞)在整个生活期间自发脱嘌呤数约为108,这占细胞DNA中总嘌呤数约3%。 概念 (2)碱基的脱氨基作用 碱基的环外氨基有时会自发脱落,从而胞嘧啶会变成尿嘧啶、腺嘌呤会变成次黄嘌呤(H)、鸟嘌呤会变成黄嘌呤(X)等,遇到复制时,U与A配对、H和X都与C配对就会导致子代DNA序列的错误变化。胞嘧啶自发脱氨基的频率约为每个细胞每天190个。 (3)碱基的互变异构 DNA中的4种碱基各自的异构体间都可以自发地相互变化(例如烯醇式与酮式碱基间的互变),这种变化就会使碱基配对间的氢键改变,可使腺嘌呤能配上胞嘧啶、胸腺嘧啶能配上鸟嘌呤等,如果这些配对发生在DNA复制时,就会造成子代DNA序列与亲代DNA不同的错误性损伤。 (4)细胞正常代谢产物对DNA的损伤 细胞呼吸的副产物O2-、H2O2等会造成DNA损伤,能产生胸腺嘧啶乙二醇、羟甲基尿嘧啶等碱基修饰物,还可能引起DNA单链断裂等损伤,每个哺乳类细胞每天DNA单链断裂发生的频率约为5万次。 此外,体内还可以发生DNA的甲基化,结构的其他变化等,这些损伤的积累可能导致老化。 (1)高能离子化辐射 (如X射线、γ射线) (2)非离子化辐射 (如紫外线) 2、物理因素导致的DNA损伤 3、化学因素导致的DNA损伤 引起DNA损伤的化学因素主要有两大类: 烷化剂和碱基类似物。 (1)烷化剂导致的DNA损伤 烷化剂是一类亲电子的化合物,极容易与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大分子(如核酸和蛋白质)的亲核位点起反应,可将烷基(如甲基)加入到生物大分子的亲核位点上。 烷化剂对核DNA作用时,就可以将烷基加到核酸的碱基上去。DNA链上的磷酸二酯键被烷化则形成不稳定的磷酸三酯键,可能在糖与磷酸间发生水解作用,导致DNA链的断裂。 (2)碱基类似物导致的DNA损伤 碱基类似物是一类结构与碱基相似,可改变碱基配对特性的正常碱基衍生物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它们进入细胞以后,便能替代正常的碱基而掺入到DNA链中,干扰了DNA的正常合成。最常见的碱基类似物是5-溴尿嘧啶(5-BU)。 DNA损伤的修复是指DNA受到损伤后,组织细胞内发生的使DNA的化学组成和核苷酸序列重新恢复或使细胞对DNA损伤产生耐受的一系列反应。 1、直接修复 (教材P.55) 直接修复是指不需要移去任何碱基或核苷酸就可以将损伤逆转到正常状态的修复机制。它属于无差错直接修复,也是生物体内最简单的一种修复方式。 (二)DNA损伤的修复 光复活作用是最早发现的一种高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