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用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意义 pH值: 是指血液中氢离子浓度[H+]的负对数。 正常值:7.35~7.45,平均7.40。 对应 [H+]为35~45mmol/L,均值40mmol/L 临床意义:判断酸碱平衡失调的重要指标。 pH=PK+log [HCO3- / H2CO3] =6.1+log[HCO3- /(α·PCO2)] 或 [H+]=24×PCO2/ HCO3- 由公式可见,HCO3- 为代谢因素,主要受肾脏调节; PCO2为呼吸因素,主要受呼吸调节。 正常时 HCO3- 与H2CO3 的比例维持在20:1,人体血液酸碱度就维持稳定,约7.4左右。一旦一方含量改变,另一方也会随之发生相应改变。 pH低达6.80或高达7.80可引起死亡。 pH 7.2时必须纠酸。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血液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4.7~6.0 Kpa(35~45mmHg)。 临床意义: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 判断是否有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 判断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的代偿反应。 判断肺泡通气状态。 PaCO2(PACO2)=VCO2/VA×0.863。 影响因素:肺泡通气量,二氧化碳产生量。 动脉血氧分压(PaO2): 血液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12.6~13.3Kpa(95~100 mmHg) 老年人参考值: 60岁 > 80 mmHg 70岁 > 70 mmHg 80岁 > 60 mmHg 90岁 > 50 mmHg 临床意义:判断有否缺氧及其程度,由于氧离曲线的特点,它作为缺氧的指标远较血氧饱和度为敏感。 PaO2 80~60 mmHg 轻度缺氧 60~40 mmHg 中度缺氧 <40mmHg 重度缺氧 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 : 动脉血氧与Hb结合的程度,HbO2占全部Hb的百分比值。 正常值:95~98% 当PO2降低时O2Sat也随之降低;当PO2增加时,O2Sat也相应增加。 动脉血氧含量(CaO2)是指单位容积(每升)的动脉血液中所含氧的总量(mmol)或每百毫升动脉血含氧的ml数;包括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和物理溶解的氧两个部分,反映血液中实际氧含量。 中心静脉血气分析 正常情况下动脉和中心静脉之间的PH、PCO2、HCO3-差值很小。 △PH=0.03、 △PCO2=0.8Kpa(6mmHg)、 △HCO3-=1~3mmol/L。 当循环功能不好时,动脉和中心静脉之间的△pH、△PCO2、△HCO3-差值会增大,提示预后不好。当循环功能改善时,动脉和中心静脉之间的△PH、△PCO2、△HCO3-差值会减小。 碳酸氢(bicarbonate,HCO3-) 实际碳酸氢盐(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标本,在患者实际条件下测得的碳酸氢盐含量,受呼吸性和代谢性双重因素影响。正常值22—27 (24 ) mmol/L。 标准碳酸氢盐(SB):是指动脉血在38℃,PaCO2 40 mmHg(5.33 kPa),SaO2100%的条件下,所测的血浆碳酸氢盐的含量;排除呼吸因素后HCO3-。正常人SB、AB两者无差异。 意 义:反映酸碱失衡 AB与SB均正常,为酸碱内稳态 AB=SB<正常值,为代酸(未代偿) AB=SB>正常值,为代碱(未代偿) AB SB 呼酸 AB SB 呼碱 血气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潜在的分析前误差 样本储存 样本储存不当的实例 样本A 和 B连续采自同一个病人 样本A采集后立即分析 样本B储存在冰里25分钟,再混合5分钟,然后分析 样本 A cK+ 3.3 mmol/L cCa2+ 1.08 mmol/L 样本 B cK 43.6 mmol/L cCa2 0.33 mmol/L 象这样明显、广泛的溶血很容易分辨,但是,小范围溶血及其对结果的影响经常无法察觉 采样前准备 采样 储存 样本上机前准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一第三课第3框.ppt
- 初一语文七年级语文语文期末复习.ppt
- 初一语文七年级语文名著阅读《西游记》[1].ppt
- 初一语文下册经典期末测试.ppt
- 初一语文第5课《世说新语则》课件 (2).ppt
- 初三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答案.ppt
- 初三语文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ppt
- 初三语文文言文总复习.ppt
- 初中作文训练指导课件:如何写出精彩的凤头.ppt
- 初中写景作文训练.ppt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