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舟山渔歌中真善美探讨
舟山渔歌中的真善美探析 摘 要:舟山渔歌是我国沿海渔歌中极具特点的一种劳动歌谣,它是浙江舟山地区渔民生活的直接反映。在舟山渔歌中典型地体现了真、善、美的价值,它既是舟山地区渔民真性情的情感表现,又反映了渔民的真实生活;它既体现了一定的批判精神,又承担了民谣特有的传播教化、劝人向善的功能;它不仅在形式美方面具备舟山地区的特色,而且在美的内涵上又体现了强烈的崇高美的色彩,这种审美精神的核心就是舟山渔歌中无处不在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舟山渔歌 真 善 美
舟山渔歌是浙江舟山地区渔民们在渔业生产、生活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一种劳动歌谣,它不仅是浙江民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民谣中极具地方色彩的一种歌谣,是中国民谣文化多样性的典型体现。因其是舟山地区渔民生活的真实反映,节奏明快、声调洪亮雄壮,体现了其海洋型的文化性格。简单说来,就是在舟山渔歌中体现出了纯真的情感体验与生活价值、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与教化意识以及具有浓厚生命意识的审美价值
一、舟山渔歌之纯真
渔歌是劳动民谣的一种,归根到底,它是来自于渔民的日常生活,是渔民生产、生活活动的直接表现。因此,在渔歌中首先体现出了自然纯真的理想性价值
1.舟山渔歌之真性情 直抒情感是民谣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它是“普通百姓情感与心理诉求的重要载体,是人们表达喜怒哀乐、宣泄激情和求得心理平衡的重要工具”①,海上生活的艰辛,发现、追赶鱼群过程的紧张情绪,大强度的起蓬、摇橹、张网、起网等渔业生产劳动,都使得渔民们迫切需要在高度紧张的情绪下得到心理释放,而渔民号子中的嘶喊、吼叫,起到了很好的情绪调整的作用,它们不仅是对船上单调枯燥生活的调整,也是对劳动节奏的调整。正是在这样一种节奏整齐的大喊大叫之下,渔民们发泄的“不是紧张、恐惧情绪,而是欢快和舒畅,那是一种海上人特有的心情放松和对于海上劳作的独特的感受”②。所以,在渔民号子中表达的首要情感是欢快、喜乐的感受
在其他的舟山渔歌中,却有很多内容是直接描写渔民喜怒哀乐的生命体验。《人命歌》描述的是在孤苦无望的海上生活中,渔民们绝望地呐喊:“天呵天呵天呵!发风落雨不留情呵!海呵海呵海呵!浪打礁触呒人命呵!四面大海白茫茫呵,轧煞鱼人呵!”这样毫不掩饰地情感迸发,既是渔民们求生意志的强音,又侧面揭示出大自然的凶险与无情,只有长期在与大海的搏斗中,才能有这样的生命体验。《渔民十煞》更是对渔民苦难生活的形象表述:“有风吓煞,呒风摇煞;有雨淋煞,起暴饿煞;热天晒煞,冷天冻煞;两脚奔煞,肩胛挑煞;三杠拉煞,老少哭煞。”无论是怎样的景况,渔民们在海上的生活都是不值得怀念的痛苦记忆,正是伴随着这样强烈的感官体验,所以渔民们对打鱼生活的刻画就带有强烈的悲苦意味:“船到浪岗边,渔民出眼泪,看看浪花吓煞死,鱼阿哥性命勿值老鸭钿”(《性命勿值老鸭钿》),把渔民们的生命描写得连鸭子都不如,何其可悲可怜!
2.舟山渔歌之真生活 歌谣是一个地区普通人民生活的真实的反映,舟山地区以渔歌为特色的歌谣中,描述渔业生产生活的内容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重。那些渔民号子,比如《起蓬号子》《摇橹号子》《张网号子》《行船号子》等等,直接就是渔民们在具体的渔业生产活动的每个环节自发形成的一些节奏感很强的劳动号子,无论是唱者还是听者,在接触到渔民号子的过程中,都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触。哪怕是今天我们只是在舞台上欣赏到洪国壮等人那声震云霄的呐喊③,再配以起蓬、摇橹、起网等极富节奏感的形体动作,几乎就是下海打鱼生活的逼真再现
舟山渔歌中还有一些针对渔民海上生活的真实描写,正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渔歌中典型地突出了海上生活的险恶环境。《困倒眠床》中说:“困倒眠床,爬起斋堂,隔壁厨房,灶头爬上就是便缸。”这首歌谣讲述的就是渔民们的船上生活,虽然没有强调辛酸悲苦,但狭窄的船上生活空间的展示,就足以让人感受到船上生活的不易,而“船隔三寸板,板里是娘房,板外见阎王”(《船隔三寸板》)说的就是渔民的生命没有任何保障。一去几个月的海上生活,音信全无,在海上的打鱼人日子难熬,而家中等待新人回来的老婆孩子更是苦不堪言:“鹁鸪咕,咕咕咕:渔民老婆实在苦。头戴青蓝布,破裤露屁股,喝喝臭鱼卤,吃吃六谷糊。脚踏黄泥路,困困板凳铺。”(《渔民老婆实在苦》)无论吃穿用戴,都实在是辛酸无比。能盼得打鱼人顺利回来,生活自然能够改善,但是有时平安回家也会成为奢望。《嵊山箱子岙》就描述了这样的景况:“嵊山箱子岙,十口棺材九口草;岛斗棺材坑,留落多少小孤孀。”有些渔民们在死于海难后,由于捞不到尸体,只好用草人代替装在棺材之中下葬,只留下孤儿寡母无所皈依,这就是渔民生活的真实状况。渔歌中反映的这些生活,都没有经过刻意地加工与处理,是典型的“我以我口唱我心”,眼中看到的,耳中听到的,生活中亲身感受到的,在渔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