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心理学 第九章 新闻受众心理概述 一、新闻受众心理的内涵和本质 案例:“我爸是李刚”惨遭恶搞 从10月16日起,河北传媒学院2008级学生李一帆在河北大学校内开车撞人事件,在各大网站论坛上迅速传播,而“我爸是李刚”这句话也随即走红网络。知名网站猫扑预测该句将成为“2010年度最红网络流行语”;网友也纷纷发帖恶搞这句“名言”,并且毫不隐讳恶搞的目的是为“解气”。 比如“考试不及格,我爸是李刚;工作没着落,我爸是李刚;出门闯大祸,我爸是李刚;阎王不饶我,我爸是李刚!”又比如“横行路中央,轿车清飞扬,黄土地里养育着咱那霸道的爹娘。平凡的模样,可咱爸是局长,只手遮天的大树,还有神秘的力量。我爸叫李刚,大名鼎鼎的李刚……”这首由“司文痞子”创作、“声琴相拥”改编演唱的歌曲《我爸叫李刚》,如今正在网间传唱,受到千万网友的关注和热捧。 网友发起了造句运动: 人怕出名猪怕壮,更怕我爸是李刚。 不是每种牛奶都叫特仑苏,不是每个爸爸都能叫李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爸是李刚。 东方红,太阳升,出了个爸爸叫李刚。 这世上本来没有路,因为我爸是李刚,也便成了路 商女不知亡国恨,尤唱我爸是李刚。 3、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一、媒介即讯息 二、媒介:人的延伸 三、热媒介与冷媒介 媒介即讯息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有着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媒介本身就是一种内容,内容和载体是不可分离的。而具有影响的是媒介的本身,媒介产生直接的后果是在实践中会产生新的标准和行为方式,这种标准和方式不是媒介内容所决定的。 ????? 第二层含义是:媒介是另一种媒介的内容。任何媒介的内容必然包含着文字、音频、图像等的符号或其他的可以传输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是一种媒介。 评价: 意义:(1)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 (2)强调媒体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缺陷:(1)把媒介技术看作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极端性。 (2)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制度对它的制约——片面性,因为媒介是人创造的,人如何利用和控制媒介,媒介的社会占有结构,所有制关系如何,也反过来规定媒介活动的特点和作用性质。 媒介:人的延伸 1、内容:媒介是人体感官能力的延伸和扩展 文字和印刷媒体----视觉能力 广播-------听觉能力 电视-------视觉、听觉 2、评价:(1)这个观点的提出是为了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他认为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 (2)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是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热媒介与冷媒介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比如:书籍、报刊、广播。 冷媒介,它传递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比如:漫画、手稿、电视。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1、意义: (1)他的理论有独到的见解,他将媒介的概念扩大,不仅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媒介,而且包括人际互动的所有介质。 (2)他将媒介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历史情境中研究。因此其媒介分析有了高度和纵深的品质。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3)他的这些认识角度和方式开拓了媒介研究的眼界与范围,也使人们真正看到媒介作为客观存在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4)关于地球村的预言也符合当前世界的发展趋势。 2、局限: (1)只强调媒介工具和技术的巨大能动性,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忽略了其他复杂社会因素的作用。 (2)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人仿佛成为媒介主宰的对象。 (3)忽视媒介具体内容,对冷热媒介划分过于牵强。 (4)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由此解释的人类行为也是片面的。 (5)其分析的客观性、科学性、实证性不足。 二、新闻受众心理的特点和功能 传播学家认为:“为了集中讨论大众传播问题,我们不得不略去在研究人际和人的内向传播(或称人的体内传播)中,以及在研究团体的传播结构与信息流动中出现的有趣进展。然而我们自己是将大众传播视为一种同其他各种传播网络及传播过程共长并相作用的过程。” 大众传播是和人际传播、人内传播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人内传播: 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感觉、知觉、表象、概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