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离别诗叙事特征.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苏轼离别诗叙事特征

论苏轼离别诗的叙事特征   摘要:“离别”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题材,历来被认为是抒情表意之作,因而在以盛唐为典范的一系列离别诗中,立足于离别瞬间通过场景描写来渲染情感氛围的诗篇占据了主流。然而随着宋人理性意识的提升和宋诗叙事性的增强,离别诗在宋代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苏轼的离别诗便是其中的典范之作。本文拟从“叙事”的角度出发,从叙事内容和叙事手段两个方面来分析苏轼离别诗的叙事特征 关键词:苏轼 盛唐 离别诗 叙事 中国古典文学向来被认为是抒情文学的典范,然而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提出从叙事性角度分析中国古典文学,认为“叙事”和“抒情”构成了古典文学的两条重要脉络,强调不仅是小说、戏剧,而且包括诗词等向来被看做是抒情文学作品的文体也都存在一条叙事传统。而宋诗,尤其是以元?v一江西体为典范的宋诗,均具有比前朝更为明显的叙事性,这一判断也渐为人们所接受。其中有一些本身抒情性极强在前朝作品中叙事性极为微弱的诗歌题材,到了宋代,仍然沾染了浓厚的叙事性色彩。作为宋诗叙事性增强的典型案例,本文考察的离别诗就是其中之一 “离别”这一题材的写作在中国古典诗歌滥觞时期就已初见端倪,最终在中国诗歌的顶峰一盛唐形成了具有典范式的光辉。在分析苏轼离别诗的叙事特征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前朝具有典范意义的离别诗进行考察和统一概述,以便更清晰地理解宋代离别诗叙事性有所增强这一命题,亦有助于我们理解苏轼离别诗叙事特征呈现在文学史上的意义。盛唐风格的离别诗更多以人的心理感受为表达重心,写作视角往往局限于离别的特定时刻,因而场景描写在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种自觉首先体现在诗歌的评选趣味上。从反映盛唐气象的《河岳英灵集》到收录中唐诗歌的《中兴问气集》,二者的审美理想和其中的诗歌风格都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但是如果观其所选离别诗,就会发现,场景描写一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大概可以说明如此的创作方式在唐人中绝非个例。其次,唐代用以指导作诗的“诗格”类作品也多次提到“场景”的重要性,说明唐人不仅在审美品格上接受了这种写法,并且还有意用此指导写作。如旧题王昌龄《诗格》中“十七势”、五代诗僧神或《诗格》“论破题”一节对此都有相关论述 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于离别,唐人,尤其是盛唐人更注重的是通过“景”来进行“情”的抒发,而“叙事”至多是场景描写不自觉承担的功能之一。如果一定要说这些景叙了什么事,那也只是微微露了一点“离别”本身的影子出来。因此我们大概可以肯定,盛唐离别诗的重点并不在叙事,而在抒情 离别诗的这一面貌虽然在中晚唐发生了一些转变,但并没有被马上打破。而到了苏轼,离别诗中的叙事性因素却几乎发生了彻底的转折。“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大抵可以看做苏轼一生的写照,他的一生几乎在不断的别离中度过,加之交游甚广,因而留下了大量的离别诗。在其总共留下的二千七百余首诗中,共有二百二十多首离别诗。他在这两百多首诗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其叙事特征也较唐人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一、叙事内容 苏轼在离别诗中对于“离别”本身的关注并不如前人,而是把视野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和离别有关甚至无关的事件中,如《送沈逵赴广南》: 嗟我与君皆丙子,四十九年穷不死。君随幕府战西羌,夜渡冰河斫云垒 飞尘涨天箭洒甲,归对妻孥真梦耳。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 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相逢握手一大笑,白发苍颜略相似 我方北渡脱重江,君复南行轻万里。功名如幻何足计,学道有涯真可喜 勾漏丹砂已付君,汝阳瓮盎吾何耻。君归趁我鸡黍约,买田筑室从今始 本诗开头切入两人如今的状况:“四十九年穷不死”,而后就开始分头叙述两人之前离别后的场景,一个是“君随幕府战西羌”,一个是“我谪黄冈四五年”,全诗几乎全为直接叙事,本应是重中之重的离别事件被纳入整体生命过程中,化为一句“我方北渡脱重江,君复南行轻万里”,最后是对于未来“买田筑室”的展望。全诗叙事连贯,并没有拘泥于“离别”这个事件,即使把题目换掉,内容依然成立 除却上文所述,在苏轼数量众多、视野开阔的离别诗中,还有另一些内容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如对所送之人品格的夸赞、两人之间原先的来往和这次离别的原因等。夸奖品格的有《送任?惩ㄅ谢浦菁婕钠湫肿巍分小氨鹄词?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写任圾勤勉好学、才气纵横;《送刘道原归觐南康》中“孔融不肯下曹操,汲黯本自轻张汤”,写刘道原倨傲耿直不事权贵。述旧游而强调两人关系之深,如《送颜复兼寄王巩》:“彭城官居冷如水,谁从我游颜氏子。我衰且病君亦穷,衰穷相守正其理”,写与颜复二人在困境中的相守之情。交代离别原因又如《送刘敛?y海陵》中的“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莫夸舌在牙齿牢,是中惟可饮醇酒”,借阮籍之典点明刘敛因言获罪;《送蔡冠卿知饶州》中的“平时倜傥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