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添加剂报批稿07.30.doc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NY/T 392-2000《绿色食品 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与NY/T 392-200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改为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相应内容;
——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改为GB 2760相应内容;
——删除了绿色食品生产中不应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溴酸钾、过氧化氢(或过碳酸钠)、五碳双缩醛(戊二醛)、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胺(新洁而灭);
——删除了面粉处理剂;
——增加了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不应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类别酸度调节剂、增稠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及其具体品种;
本标准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乳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工业大学、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宗城、刘钟栋、孙丽新、李鹏、薛刚、阎磊、郑维君、张燕、唐伟、陈曦。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NY/T 392-2000。
引 言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本标准按照绿色食品要求,遵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并参照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相关标准编制。除天然食品添加剂外,禁止在绿色食品中使用未经联合国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等国际或国内风险评估的食品添加剂。
我国现有的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各类食品,包括部分农产品。国家标准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规定。绿色食品标准NY/T 392-2000《绿色食品 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除列出的品种不能在绿色食品中使用外,其余均执行GB 2760-1996。随着该国家标准的修订及我国食品添加剂品种的增减,原标准已不适应绿色食品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此修订前,国外在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理论和应用上均有显著的发展,有必要借鉴于本标准的修订。
本标准的实施将规范绿色食品的生产,满足绿色食品安全优质的要求。
绿色食品 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术语和定义、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和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668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GB 276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AA级绿色食品 AA grade green food
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 遵照生产标准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添加剂等物质,
3.2
A级绿色食品 A grade green food
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 遵照生产标准,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化学合成,
3.3
天然食品添加剂 natural food additive
以物理方法、微生物法或酶法从天然物中分离出来,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产物,经过毒理学评价确认其食用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3.4
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chemical synthetic food additive
由人工合成的,经毒理学评价确认其食用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4 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
4.1 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a) 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b) 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c) 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d) 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e) 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f) 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产物。
4.2 在下列情况下可使用食品添加剂:
a) 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b) 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
c) 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
d) 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
4.3 所用食品添加剂的产品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4.4 在以下情况下,食品添加剂可通过食品配料(含食品添加剂)带入食品中:
a) 根据本标准,食品配料中允许使用该食品添加剂;
b) 食品配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岳飞《满江红·写怀》[课堂实用].ppt VIP
- 《高等数学(上册)》(阳平华)645-4教案 第七章 第27课 定积分的应用(一).doc VIP
- 青春交往学一学父母态度我调查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PPT课件.pptx VIP
- (非常详细)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总结(内附例题与答案).pdf VIP
- 正压通气治疗机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4年修订版) &正电子发射磁共振成像系统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4年第8号).pdf VIP
- 《中秋节的传说》传统故事绘本.pptx VIP
- 医疗器械相关标准-TGBC17-2024 检验检测机构常用化学试剂储存管理规范&TGBC19-2024 检验检测机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范.pdf VIP
- 铜陵铜化集团招聘考试题目.pdf
- 爱尔兰-性能研究申请.pdf VIP
- 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呼吸护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