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承焕新颜古民居里老情怀
传承焕新颜古民居里的老情怀 漫步十里蒜溪绿道,花香鸟语一路相随;穿行在干净整洁的古老村道,领略侨乡建筑文化、细品清代古民居;嬉戏于百亩田园间,体验农家生活乐趣……
十里蒜溪绿 百年南洋风
来到莆田涵江区江口镇东大村,不能不去蒜溪滨水绿道景观带看看。沿蒜溪东侧从滨水绿道行至东源桥头,抬头可见山景,俯首可观水色,桥边有水车矗立,沿途有游人戏水、垂钓、漫步。每逢节假日,总能吸引一批批游客远离城市喧嚣,到此享受宁静和安逸
走进东大村,只见路面笔直干净,家家户户院落整洁,沿蒜溪滨水绿道一路行至东源桥头,是一座初具规模的小型亲水公园。青山绿水花木点缀,美丽乡村建设让东大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但“美丽乡村”更需要经得起细品细看的“味道”。“味道”从哪来?传统的侨乡文化就是“味道”
东大村是莆田市第二批“幸福家园”试点村,是福泉古驿道入莆第一村,同时也是有名的侨乡,素有“小南洋”之称,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村内现留有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侨乡特色古民居38处,120间厝、姚五哥六角亭厝、文德楼、厝利楼、堞楼等一批建筑兼具东南亚风情与莆仙本土风貌,这些南洋老建筑多由侨民回乡兴建,具有浓郁的侨乡地域文化特色,至今依旧保存完好,成为记载侨乡变迁的“活历史”
为了保护和传承先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把传统文化植入美丽乡村建设过程,提升建设内涵成了下一步工作的关键所在。对此,近年来,村内在加快推进蒜溪片区景观综合开发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原生态建筑、侨乡文化的保护利用。眼下,已拟定对6座古民居、清朝传统古民居院落遗址、10多处百年历史的庵庙及一棵千年的“神树”进行原生态保护,并规划历史建筑旅游线路,在保持原有村庄的社会网络和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将整治旧村和建设新村结合起来,向游客充分展现侨乡特色
东大村村口有一块刻着“福泉古驿道,入莆第一村”字样的大石头映入眼帘。四周环山,山水俱佳。是莆田的东大门,不仅拥有天然景观,还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村内的福泉古驿道蜿蜒向福清,这条古朴石道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莆仙历代2000多位状元、进士进京赶考、金榜驰报、回乡省亲、荣归故里,大都在这条驿道上出入
福泉古驿道从福州南下,经过福清市新厝镇,翻越过福莆岭,进入莆田境内第一驿“迎仙驿”地界。由于历经时代变迁,古驿道受损严重。数年前,该村修建村道时,不少古驿道再次遭到破坏
踏上古驿道的石阶,听着鸟鸣,闻着花香,仿佛能听见不远处传来的清脆马蹄声;眼前仿佛看见古道边有几名书生手握书籍,倚靠着大树稍作休息……福泉驿道既是古时的官道、邮道,又是历代举贤济世的学道,就连闽南地区的学子进京赶考也要从古驿道走。当年,戚家军也曾从这条驿道驰援莆田抗倭
弯弯的古驿道是莆仙历代学子成才的梦想之路,承载着许多勤学上进的故事。相传,明朝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兴化府被选拔51人入京考取进士。由于路途遥远,其中有2名士子得了重病不得不返回莆田,而进京的49名士子全都考中,占全国录取名额的七分之一。皇帝、主考官直呼不信。君臣密议后,皇帝下旨让这49名士子全都搬进皇宫,2个月后再进行殿试,根据成绩决定正式录取。主考官还乔装成私塾先生,悄悄来莆暗访。当主考官坐的车马行驶在福泉古驿道进入东大村时,听到了一名村妇劝丈夫用功读书上京应试的对话,心中不禁叹服这劝学民风
现如今,东大村内仍保存着这股浓厚的劝学之风
听着古人勤学苦读的励志故事,摸着古驿道上的古石,感受着东大村重学之风,仿佛又看到千百年前众多学子意气风发、艰辛赶考的身影。建设美丽乡村,是要保护弘扬乡村原有的文脉,留住乡愁记忆。通过对村庄历史传承、文化形态独特性的挖掘和保护,真正使新村显现出“内外兼修”的独特魅力
前连:远离尘嚣的古民居
前连村位于莆田市仙游县盖尾镇,距县城15公里,东靠云顶山,北临木兰溪,风景宜人。该村方圆达2.5平方公里,拥有八百多年历史,人口5000多人,基本上是连姓,是福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据史载,南宋隆兴年间(1163~1190年)就有前连地名,形成村落。自此,前连村世代耕读,英才辈出,诗书史家,科甲联芳,人文积淀丰厚。这里曾走出南宋右丞相、镇南大将军连沿公,文韬武略名扬朝野。科场摘桂,坚旗立匾的文亚魁、武首魁,则有连上进、连上拔兄弟。而登进士第的榜昭连元灿,学贯古今,能诗善赋;担任一方教谕的连谦、连文显、连原清等人,一生桃李满天下
前连古民居是由16座大厝相互毗邻,构成纵横长达2.5公里的“丁”字形老民居群,至今有二百多年历史,是由一家族(连姓)组建的古民居群。古民居群保持明清建筑风格。整个古民居群古香古色、保留完整,是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的完美组合,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站在前连村“丁”字形古民居群前,抬头一眼望不到头。据介绍,南宋年间,连氏开族,先祖连治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巴克曼公司产品在石化行业技术应用201508.pdf VIP
-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pptx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pdf
- 《品质》高尔斯华绥优秀实用详解.ppt VIP
- 2021年初中物理培优(重点高中自主招生 竞赛)难题练习第20章 电与磁.docx VIP
- 《游青城山记》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VIP
- 八年级(上)《三峡》文言知识挖空训练+参考答案+翻译.docx VIP
- 2024年秋新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版教材).pptx
- 公司战略规划模板.ppt
- 生命生态安全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