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春湖南省常德市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六国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六国论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与现代汉语有区别的部分文言词的意义。
2.理解课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分析六国破灭的具体原因。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的文言字词和理解作者的结构。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的思想。
教学课件:二课时
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字词句,理会六国灭亡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关于文体。(比较)本文与《过秦论》一样,都是史论。(猜题)《六国论》主要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但两文论古都是为了讽今,本文的目的在于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要一味苟安,而要奋起抗御外侮。借古讽今,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向当政者进谏的常用方法。
2.关于作者(教参)
相传年27时发奋读书。应进士等皆不中,欧阳修得其文22篇,荐于宰相,受秘书省校书郎。
二、整体感知
听朗读,校正字词,找出疑难字、词、句
三、疏通字词句,理会六国灭亡原因
1.学生默读课文,互相质疑问难,归纳知识,再集体提出疑问,归纳整理:(课件展示)
①古今异义
其实 它的实际数目: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今义:实际上
祖父 祖辈父辈,祖先。如:思厥先祖父。今义,父之父
智力 智谋和势力。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至于 到了……的地步。至于颠覆,理固亦然。今:表示另提某事。
故事 旧事,前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今:一种适于讲述的富于吸引力的事体。
②词类活用:
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击退)
③重点字词
思厥先祖父(他们的)
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可译为“最想得到的”)
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
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强弱胜负已判矣(分)
始继五国迁灭(革,改变)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始速祸焉(招致,类似“不速之客”之“速”)
革灭殆尽之际(几乎)
以事秦之心(侍奉)
从六国破灭之故事(跟随)
④“以”的用法:
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介词)
秦以攻取之外(用,凭,介词)
以地事秦(用,凭,介词)
洎牧以谗诛(因为,介词)
至丹以荆卿为计(因为,介词)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用,凭,介词)
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用,凭,介词)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相当于“而”,连词)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相当于“而”,连词)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把,介词)
⑤特殊句式: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判断)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
洎牧以谗诛(被动)
赵尝五战于秦(倒装)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倒装)
较秦(以贿赂)之所得(城邑),与战胜而得者,其实(是后者之)百倍。(省略)
(诸侯)奉之弥繁,(秦)侵之愈急(省略)
2.集中朗读课文2、3段,请思考:六国(魏、楚、韩三国以地赂秦而灭亡,最终导致燕、赵、齐势单力薄,也不免于死亡)
四、总结、扩展
六国的灭亡,贾谊在《过秦论》中有论述:“于是从散约败……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虽然贾谊没有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但已经提到了诸侯“争割地而赂秦”的事实。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
2.完成《同步辅导》相关题目
二课时
教学要点:课文内容的分析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全文,请一学生简述课文的结构层次。
1.(1)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2-3)分析问题: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
3.(4-5)解决问题,并联系实际,提出讽谏。
二、分析第二段:
1.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具体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我们知道六国之中,只有魏、楚、韩是由于割地赂秦才破灭的。而为什么课文开头,作者就开门见山地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是魏、楚、韩灭亡的直接原因,而这三国的灭亡,则又使燕、赵、齐“智力孤危”,“不能独完”。所以,总的来说,“弊在赂秦”!
2.由此看来,“弊在赂秦”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这在课文中有没有体现出来呢?
有。第一段中作者提出了两个分论点: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3.课文第2、3段的内容与这一段有何联系呢?
课文的2段对应第1个分论点,第3段对应第2个分论点。
三、分析第二部分(第2、3段)
课文第2、3两段分别具体论证了两个分论点。作者以事实为依据,都采用了那些论证方法来论证呢?
第2段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把“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作比较,把诸侯与“厥先祖父”作对比,来论证中心论点。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春河北省新乐市高中语文 第4课 蜀道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2017年春河北省新乐市高中语文 第5课《杜甫诗三首》登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2017年春河北省新乐市高中语文 第6课 琵琶行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2017年春河北省新乐市高中语文 第5课《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之一)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2017年春河北省新乐市高中语文 第5课《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2017年春河北省石家庄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第1课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 第1框 我们向往公平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doc
- 2017年春河北省新乐市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17年春河北省石家庄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第1课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 第2框 为正义高歌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doc
- 2017年春河北省石家庄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第2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第1框 责任对于你我他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doc
- 2017年春河北省石家庄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第2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第2框 面对责任的选择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doc
- 2017年春湖南省常德市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年春湖南省常德市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苏幕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7年春版优课比赛高中历史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
- 2017年春版优课比赛高中历史 第20课 开放不止步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
- 2017年春版江苏省大丰市刘庄镇三圩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春版陕西省西安市交大阳光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春版江苏省大丰市刘庄镇三圩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春甘肃省宁县第五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7年春甘肃省宁县第五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7年春状语从句.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