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战时期西北联大的传统文化教育.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抗战时期西北联大的传统文化教育.pdf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3月,第47卷第2期 ,Mar.,2017,Vo1.47,No.2 JoumalofNorthwe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历史研究】 论抗战时期西北联大的传统文化教育 兰梁斌 (1.西北大学 历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2.中国社科院 近代史研究所 ,北京 100006) 摘 要:抗战时期组建的西北联大,自觉推进教育与抗战建国相适应,运用优秀传统 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个人道德,增强民族 自信、爱国精神。联大的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在学 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科学研究、课外活动中,形式丰富。通过课堂教学、学术讲座、课 外考察、纪念活动等方式,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之一。联大学生 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培养下,形成了天下为公、不诚无物、勤奋敬业、质朴务实的优 良 作风和品格。西北联大的传统文化教育反映了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对 于完善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西北联大;传统文化教育;民族精神;抗 日战争 中图分类号:K25;G6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6152/j.cnki.xdxbsk.2017-02-015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为延续民族文化命脉,保存高等教育力量,国民政府提出 “战时应作平时 看”¨儿 的教育指导方针,实施高校内迁战略,组建了西南联大、西北联大等高校联合体。西北联大在 西北地区生存达八年之久,立于民族危亡时期的西北联大,自觉适应抗战建国要求,大力运用优秀传统 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个人道德,增强民族 自信、爱国精神。联大的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方方面 面,在其熏陶和培养下,学生形成了优 良品格,展现了高等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西北联大 的传统文化教育向我们深刻地展示了离开民族传统的大学就如无源之水,同时也反映了大学具有传承、 实践、创造文化的重要功能。这些经验对于完善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启示 意义。 一 、 以优秀传统文化激扬抗日爱国精神 抗战时期,面对深重国难,联大师生清醒地认识到 “教育需要与抗战建国政策相适应”l2J。他们认 为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不计小我,自觉追求民族独立与 自由,主动 “将国家政策,注入在教育精神里 面去” ,将救国图存、反抗侵略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高度的爱国精神是西北联大重要的文化传统。 而通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 自信心,是其重要举措。1938年,黎锦熙、黄国璋 二位教授非常赞同“教育部”提出的在教育中研究光大中国固有文化,以培养民族 自信心,并提出重编 教科书来促进传统文化学习。他们深知民族 自信的培养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 收稿 日期 :2016-05.31 基金项 目: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13XZS025);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项 目(16JK1721) 作者简介:兰梁斌,男,湖北恩施人 ,西北大学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 ,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 120·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1939年,为从精神上确立民族至上 目标,鼓舞师生积极抗战,联大常委胡春藻(又名庶华)在纪念孙 中山时提出 “救国之道德”,这种道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他指出:“今 日中国之需要者,为攘寇患以救 国家,所以今 日要全体国民力求实践之同一道德,这种救国之道德,实为吾先民所固有 ,也就是总理所提 倡之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通过传承优秀传统道德精神,鼓舞学生 “养成整齐、清洁、勇敢奋斗的精 神”,增强 “民族 自信心与个人 自强心”l4j,为抗战胜利奠定精神基础。当然此处的忠孝并非过去的愚忠 愚孝,而是 “对国家尽其至忠,对民族行其大孝”“一致笃信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是‘以吾人今 日行孝之对 象,应为整个之民族。应求不辱吾民族共同之祖先……牺牲一己以维护民族之生存,自必引为人人最高 之责任”l5j。联大常委徐诵明也强调通过历史文化教育来激扬学生的民族精神。 1943年,《西北学术》月刊创刊时,校长赖琏指出:“我们要恢复历史的光荣,创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