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与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学案及答案.docVIP

人教与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学案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与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根据注释翻译课文,掌握文言词语的用法。 2.了解文章中的优美意境,严密结构和凝练的语言。 3、理解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用旷达的心态对待生活。 【预习导学】 ● 走近作者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号华阳居士,是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又是养生家,他斋戒自摄,修炼诚笃,寿至81岁。他推崇道家养生思想,提倡调神、养性、保精、导引、按摩等方法。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 ● 基础积累 1、初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棱( )陵 与其奇者( )荇( ) 寝( ) 夕日欲颓(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欣然起行( ) (2)水中藻荇交横( ) (3)如吾两人者耳( ) (4)月色入户( ) (5)但少闲人( ) (6)晓雾将歇( ) (7)沉鳞竞跃( ) ● 文体常识 3、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 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具有 和 相结合的特点。 ● 整体感知 反复读文,思考解决如下问题 4、《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表达了作者 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 的得意之感。 5、《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 期间。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 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合作研讨】 ● 疏通文意 1、反复读文,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 思路梳理 2、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思路梳理。 把《答谢中书书》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接下来的十句): 第三部分(以感慨收束): 把《承天寺夜游》划分为三层。 第一层(记事): 第二层(写景): 第三层(抒情): ● 文本探究 3、《答谢中书书》文章虽然短小 ,但佳句迭出,你能选出其中的一句做点赏析吗? 4、《答谢中书书》最后一句话“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有什么言外之意? 5、默写出《承天寺夜游》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 6、说说课文《记承天寺夜游》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 7、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亲密无间。请找出相关的词语加以体会。 8、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9、联系两位作者的境遇,比较两篇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 拓展延伸 10、《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你能否再写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 11、“看人生豪迈,一切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你还记得这句歌词吗?是啊,人生难免有失意之时,学习《记承天寺夜游》后,你认为它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启发意义?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积累文言字词,进一步感知文意,品味语言。 2、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们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复习导学】 1、常识填空 .(1)《答谢中书书》选自《 》,作者 ,字 ,号 。 (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_。北宋_______家,_______家。和父亲_______、弟弟__________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 B、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争相跳) C、月夜入户(窗户)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但少闲人(只是) 3、翻译下列的句子。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3)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文: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 【合作研讨】 品读课文,合作探究如下问题: 1、《答谢中书书》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