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孝道文化传承对中小学生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孝道文化传承对中小学生影响

浅谈孝道文化的传承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开展传统孝道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学习、生活习惯,增强学生孝心、爱心、责任心,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孝道文化中小学生传统美德一、学生敬老尊老缺失的原因 1.父母对孩子孝亲敬老教育的缺失 中小学生敬老尊老缺失的原因是父母对孩子孝亲敬老教育缺失。按理,孝亲敬老教育大多靠长辈们耳提面命的训诫和行为感化而来,但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要求较高,对学生品德要求较少,对孩子孝敬父母方面做得不够,家务劳动不让沾,体育课不让上,社会活动不让参与,有不良思想倾向不予纠正,结果使得这些孩子虚荣心日盛,性情日骄,个性日傲,自私自利,目中无人,形成了极端的以我为中心的品性,根本不知道去关心、体贴他人,甚至是疼他爱他的父母。 2.我市家庭孝道教育遇到的问题 现在的家庭结构基本是属于“421”。“1”是指一个独生子女,“2”是指爸爸、妈妈,“4”是指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老人对孩子基本没有孝道的要求,只有付出,独生子女成为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对他(她)百般疼爱、千般关心、万般呵护,使孩子不自觉地养成娇惯、任性、懒惰、自私的不良习惯。 3.社会环境对学生孝道行为形成的影响 2011年8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一份报告指出:“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202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亿,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老龄化形势严峻,我国老年人“未富先老”,社会养老还不发达,养老负担加重。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家庭结构都是“4+2+1”模式,小孩得到充分甚至过分重视,老人相对地位下降,社会上出现重幼轻老、爱幼嫌老、顺幼逆老,青少年孝道意识淡化甚至丧失,歧视、虐待老人时有发生,“青――老”关系恶化。例如2011年吉林市昌邑区中兴小学在全体学生中发放问卷调查600份,调查中,学生对自己周围的人(家人、亲属、邻居等)孝顺老年人的情况的评价:非常好为10%,比较好为50%,一般为35%,比较差和非常差占5%;同时,社会环境对学生孝道教育还存在反面影响,不知道孝道的大有人在,一些人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和责任,子女间相互推脱甚至遗弃父母。 二、充分挖掘教育素材,多渠道开展孝道教育 针对以上原因对中小学生孝道教育的影响,我们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孝道教育,探讨学生对老年人的态度,重视学生孝道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的“青――老”关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1.充分发掘“孝道文化”学习素材,撒播文明 吉林市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家长进行专题培训,市教育局、市妇联每年组织专家讲座,(“三八”节请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宣讲团成员,来吉林进行传统孝道教育专题讲座),每年利用工作会聘请专家专题讲座至少一次。组织家长教子经验介绍,市直学校、县(市)区所属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经验交流会或评选好家长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提高家长素质,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子女方面,对子女以身作则。学校利用各种渠道正面宣传孝敬父母的案例,使中小学生听到、看到、切身体验到我国孝道文化的教育效果。如吉林市船营区二十三小五年级学生几年如一日坚持照顾体弱多病的奶奶,吉林市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对我市中小学生有很好的正面影响,很多学生自发组织为她捐款,带动我市中小学生自觉孝敬老人。吉林市朝鲜族实验小学、吉林市朝鲜族实验中学德育校本教材以传统孝道教育为主要内容切实可行,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很好;课堂渗透,感悟良好品行;规范学生行为,制定系列孝道制度。约束学生行为。2011年4月吉林市教育局在吉林三中召开“创新德育载体,传承孝道文化”德育工作现场会,学校开展活动的相关案例代表吉林市教育局上报到中国校外教育网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吉化三中结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爱心小天使”“社区小义工”活动让学生走进敬老院、走进乡镇、走进社区参加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养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 2.家庭的传统孝道教育是学校开展孝道教育的有效补充 孝心是调节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感恩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和谐至为重要,很多事例证明,做父母的应该督促孩子做家务,促使孩子将孝敬父母的观念转化为关心父母的行为。孝敬父母绝不是一件小事情。孝敬父母的教育是最基础的道德教育。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家庭和睦;只有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安定;只有社会安定才能经济繁荣;只有经济繁荣才能国富民强。在家庭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父母却在忙碌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