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精神规范引领法`制节目
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精神规范引领法制节目 法制节目是电视节目的重要分支,从中央台到地方台,都开办了法制节目或法制频道。它伴随中国法治建设进程而成长,是电视节目的常青树。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又给法制节目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预示着法制节目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作为全民普法的重要手段,电视法制节目同样需要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作为引领和规范
法制节目要符合和充分体现法治精神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意义在于突出了“全面依法治国”,其中所谓的“全面”,一个重要特征是:在强调“全民守法”之前,首先强调对公权力的制约,即要求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封建社会也有法治思想,但重在治民。而本次《决定》则用较大篇幅规范了依法治官。治官与治民并重,这无疑是法治观念的重大进步
我们过去的法制节目在公民守法的层面上着墨较多。大多数节目最常选择的是刑事犯罪、民事纠纷等公民违法的案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是法制节目主持人总结案件时常说的两句话。但这两句话主要是说给老百姓听的。以至于有人质疑:“法制节目只吓唬老百姓。”而对于公权力的行为,往往天然认定合理合法甚至加以颂扬
典型的例子如浙江叔侄奸杀冤案对聂海芬办案的报道,和内蒙古呼格吉勒图冤杀案对公安破案过程的报道。当时的媒体完全站在公安机关的立场上,把在证据不足情况下有罪推定造成重大冤案的公安办案人员吹捧为所谓的“神探”。以至于当真相大白之后,媒体也被视为为冤案推波助澜的帮凶,减损了其应有的公信力
为了使法制节目不掉进违背现代法治精神的陷阱,节目制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决定》精神。在节目采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司法机关办案程序是否合法?是否保障了当事人的人权?是否有刑讯逼供的嫌疑?非法证据是否予以排除?判决结果是否违背了疑罪从无的原则?《决定》出台后,根据《决定》精神推出的一系列新规定也要及时掌握,如最高人民法院今年2月26日公布的《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提出:彰显现代司法文明,禁止让刑事在押被告人或匕诉人穿着识别服、马甲、囚服等具有监管机构标识的服装出庭受审。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意见》要求:严禁在立案之前查封、扣押、冻结财物;不得查封、扣押、冻结与案件无关的财物。还有的地方,对犯罪嫌疑人游街示众。如果今后出现这样的现象,法制节目就不应当作一种正当的法治措施加以宣传
除对司法机关的违法行为保持警惕以外,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的监督也应纳入法制节目的关注视野。如个别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乱作为,超越法定权力侵犯公民权益,权力寻租陷入腐败等。近年来,我国反腐力度空前,出现了许多官员违法违纪腐败堕落的案例。这些案例在司法判定之后也可以作为法制节目的素材。这对反腐偶廉将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我国法治建设的点滴进步以及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依靠法律手段和法治思维解决群众问题的典型案例。例如,2014年以来济南市把拖了八年的彩石山庄案纳入司法程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购房户的合法权益,化解了一起积重难返的群众事件,为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提供了经验。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类似创新性的举措是法制节目应该重点解剖的范本
法制节目本身也应根据法治精神加以自律,防止舆论审判,注意保护人权。《决定》写到,“规范媒体对案件的报道,防止舆论影响司法公正”。司法诉讼审判活动专业性很强,新闻工作者要慎重对待。在过去的法制节目中,的确存在司法案件在调查和审理过程中,法制节日过度介入、片面报道、评头论足造成舆论审判的情况。为保证法院独立公正审判,法制节目的报道必须客观、全面、平衡,保持中立立场,不对未判决案件做有罪或无罪等倾向性的报道;法制记者的采访手段、报道内容和形式也要依法依规
近年来,法制节目的故事化表述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但存有片而追求收视率而泛娱乐化的倾向。有的节目猎奇低俗、渲染色情暴力;有的暴露当事人个人隐私、侵犯未成年人权益;有的过细披露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过多透露执法机关的办案细节,以至于法制节日本身成了犯罪分子效仿作案的教材。这种法制节目本身就有违法治精神,应该加以避免
法制节目要把法律评判和道德评判结合起来
德法并治、德主刑辅是中国优秀的法治传统。《决定》特别强调,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这也应该是法制节目需要遵循的原则
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维系人心,法律维护秩序;道德划分善与恶的界限,法律是划分罪与非罪、合法与违法的标准。道德与法律可以互相独立,一定的范围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