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电视散文创作审美追求.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视散文创作审美追求

电视散文创作的审美追求   摘要:电视散文把文学与电视相结合,它改变了散文原有的文学形态呈现方式,以优美的语言、隽永的意境、精湛的音画和丰富的内涵给亮丽缤纷的荧屏增添了无限的魅力。本文以近年来笔者主创的电视散文作品为例从四个方面对其创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视 散文 创作 电视散文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自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推出首届《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后,电视散文便在全国观众中形成强烈反响。随后,这朵荧屏奇葩在众多电视文艺工作者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之下,不断成长壮大且日臻完善,凭借浓郁的抒情色彩和较高的文化内涵有力提升了电视的品位,为观众开拓出一个崭新的艺术空间。无论是名家名作还是新人新作,都力求达到既立意新颖、联想丰富,又文采飞扬、制作精良,使之成为广大电视观众普遍认可和欣赏的一种舒缓、淡雅、优美的艺术形式 电视散文通过电视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双重表达和有机结合,反映创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再现以至升华文学作品中那至纯的真情、至美的意境、至善的心灵,旨在表现天地人、音诗画、真善美的电视文学样式。作为一名电视记者,笔者在繁忙的新闻宣传工作之余于2012年开始致力于电视散文的创作,先后尝试撰写了《心中的湖》《阿山情愫》《福海雾凇》《草原福地》和《丝路胡杨》5篇电视散文解说词,至2016年已与同事合作摄制完成了3部电视散文,分别在新疆伊犁州和阿勒泰地区优秀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中获奖。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优美的语言 人们常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对电视散文而言同样如此。要想创作出令人满意的电视散文作品,首先必须撰写出高质量的文字稿。电视散文中的语言也是经过作者加工,旨在创造艺术形象并表达意义的语言系统。《阿山情愫》是一部反映阿尔泰山区草原的风光片。笔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调描绘了阿勒泰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树木林地以及吹过草原的风和风中奔驰的骏马,哈萨克牧人粗犷豪放的热情和冬布拉悠扬欢快的琴声…… 要创作一部好的电视散文不仅语言要优美,而且要符合电视特性。也就是说在撰写或选择文本时,创作者必须要有构图意识、画面意识,要因地制宜地充分考虑拍摄条件的许可性。笔者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阿勒泰人,在近二十年的记者生涯中拍摄了大量关于阿尔泰山水风光的画面素材,《阿山情愫》的创作特别是后期制作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得益于这种积累。经过精心剪辑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天然画卷:“远山、毡房、孤烟、波光粼粼的河水、婀娜多姿的花海、碧绿的高山草甸、尖顶木屋和白色毡房、沾染着草原清香芬芳的牛羊和迂回盘旋的牧道”等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 其次,电视散文在表现思想和情感的时候,主要运用的是造型语言而非纪实画面,这种造型语言具有某种像征性、隐喻性甚至模糊性。造型语言本身不限于屏幕上具体展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它能让观众感受到什么。在《阿山情愫》的片尾,创作者用一组虚实变幻由近渐远的长镜头、阿肯的深情歌唱、冬不拉悠扬的曲调和舒缓朴实的解说揭示出阿尔泰山“神奇、迷离如梦境却又真实确切到触手可及,哪怕只是茫茫红尘中的一眼对视……就像草原阿肯心中的阿依特斯一样令人难以忘怀。” 隽永的意境 电视散文作品的优秀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意境的有无和高低。清代绘画理论家方熏说过:“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有意境则有魅力。通过电视对散文进行艺术化的二度创作,倾力将中国美学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及“画面的诗意追求”自觉地融为一体。它声、情、画并茂,在诗意的画面当中产生动人心脾的艺术境界。电视散文《福海雾凇》演绎了在素有“塞外江南”之称的福海这片神奇广袤土地上一个冬天的童话,向观众展现了“采集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灵气的瑞雪,不再任性的冰封雪覆的田野,身披白色铠甲正在等待检阅的白杨树,一团团、一簇簇宛如怒发的野生植被,在雾凇间悠然觅食穿行的阿勒泰大尾羊、牛、马、骆驼以及静穆的自然中的雾凇和张扬着生命力的人”,这样一种“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 如何用电视画面语言来表现电视散文的思想感情?在创作电视散文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完成文学的诗意到镜头的诗意、诗意的想像到具像的转换,也就是作品所体现的景与情、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所创造的统一而又独特的艺术境界。它给予观众的不是简单的思想主题的诠释,而是深沉的艺术审美和感情。电视散文《福海雾凇》片尾是这样解说的:“看雾凇日上枝头,玉树琼枝菊绽放。风光无限丰韵生,流连忘返醉其中。雾凇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道饕餮盛宴。我不愿像一只迁徙不定的候鸟,怎么可能甘心只做一个匆匆的过客呢?因为美轮美奂的福海雾凇带给了我各种各样幽妙的奇思遐想。”结尾与开头的解说“每当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劲寒潮掠过浩淼的乌伦古湖,就在冷与暖的一次次亲密交错中,晨雾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