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探析.doc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探析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0月-2016年3月诊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抽取80例作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分组,治疗组(n=40)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n=40)采取常规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听阈变化、耳积液炎性介质及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复发率为0,治疗后的听阈水平为(20.31±1.77)dB,TNF-α、IL-1β分别为(1.98±0.20)pg/ml、(2.09±0.17)ng/ml;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50%,复发率为17.50%,治疗后的听阈水平为(32.42±4.25)dB,TNF-α、IL-1β分别是(3.56±0.41)pg/ml、(1.05±0.12)ng/ml;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听阈水平、TNF-α和IL-1β水平以及疾病复发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疗法,即接受鼓膜穿刺,抽吸出鼓室中积液,应用1%麻黄素液(生产企业: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规格:30 mg)滴鼻;每次2~4滴, 3次/d;同时,口服盐酸氨溴索胶囊(四川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规格:30 mg×12 s)治疗;0.1 g/d,每日3次;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规格:1 ml: 2 mg×10支)鼓室注射治疗,同时取5 mg地塞米松与头孢呋辛钠(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规格:0.75 g/支)3 g混合,予以静脉滴注治疗,1次/d。两组患者均坚持治疗3 d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鼓室积液、听力变化,评估其临床疗效;(2)统计两组患者停药后3个月的复发率;(3)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听阈变化;(4)检测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耳积液炎性介质水平变化,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 1.4 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鼓膜愈合良好,鼓室压力恢复正常,且鼓室积液消失,听力恢复至病前水平;(2)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体鼓室压力与听力均有所好转;(3)无效:临床症状与听力等均无明显变化[2]。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资料均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09±0.17)ng/ml,对照组患者的TNF-α、IL-1β分别为(3.56±0.41)pg/ml、(1.05±0.12)ng/ml,其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45,P=0.031;t=3.989,P=0.026)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作为临床常见耳科疾病,其发病和免疫反应、感染及咽鼓管通气障碍等密切相关,主要是因咽鼓管通气障碍,导致其表面活性物质降低,引发中耳负压,产生鼓室积液,而渗出液滞留于中耳腔所致[3],以听力下降、中耳积液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分泌性中耳炎具有易复发特点[4],一旦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无效,容易进展成慢性中耳炎或者变态反应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5]。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抗组胺类药物、抗生素以及类固醇类药物等治疗,但效果一般 糖皮质激素作为抗变态反应药物,其免疫抑制作用和抗炎作用比较强,对于多种炎性细胞的趋化、游走、聚集、分泌等均有强效抑制性作用[6]。糖皮质激素能够激活人体巨噬细胞,促使巨噬细胞减少对抗原的吞噬,同时抑制巨噬细胞生成IL-1、抑制T细胞生成IL-2,并能抑制补体蛋白合成与分泌,最终发挥其消炎功效,提升人体免疫力。而在糖皮质激素药物中,地塞米松的应用范围相对广泛[7],且抗炎功效良好,可有效减轻患者耳咽管水肿及管口黏膜水肿,最终减少渗液,减轻并促进鼓室积液吸收,最终恢复患者听力[8]。经本组研究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听阈水平以及耳积液炎性介质水平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为0,远低于对照组,充分证明了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中的突出功效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鼓室积液、听力水平,并纠正其听阈、耳积液炎性介质水平,且复发率低,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运华,李梅生,董明敏.鼓膜置管联合药物灌注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