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新生儿溶血性贫血.docVIP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新生儿溶血性贫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摘要】 目的:评价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在新生儿溶血性贫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患儿分为对照组 (n=30)、治疗A组(n=30)和治疗B组(n=30)。对照组及所有治疗组患儿均于第3天开始口服铁剂7~8 mg/(kgd),于生后7 d开始口服维生素E 5 mg/(kgd)和叶酸5 mg/d。治疗组在生后3 d于常规治疗基础上3次/周给予 rhu-EPO皮下注射,A组每次100 IU/kg,B组每次250 IU/kg。各组均于治疗的第1、2、3、4周后动态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和网织红细胞(Ret)以评价疗效。结果:各组患儿出生后Hb、RBC、Hct和Ret均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均小于对照组,而尤以B组下降幅度最小,回升也最早,且上升幅度最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常规治疗:对照组及所有治疗组患儿均于第3天开始口服小儿复方四维亚铁散7~8 mg/(kgd)(湖南方盛制药),于生后7 d开始口服维生素E 5 mg/(kgd)和叶酸5 mg/d。(2)rhu-EPO治疗:治疗组在生后3 d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3次/周给予 rhu-EPO(赛博尔,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皮下注射,A组每次100 IU/kg,B组每次250 IU/kg。各组均于治疗的第1、2、3、4周后评价疗效 1.3 检测指标 以上各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周采集患儿股静脉血2 ml置于10 ml试管中,3000 r/min,离心5 min,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Ret)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有文献报道rhu-EPO治疗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高血压、血小板增多,血栓形成几率增加及可导致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10-11],本文治疗组在治疗期间上述各项指标均正常,尚未发现一例不良反应及临床并发症。提示3次/周,每次100~250 IU/kg的rhu-EPO治疗是安全的。但rhu-EPO治疗的最适剂量、疗程及远期不良反应是否同剂量相关尚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rhu-EPO用于治疗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明显增加患儿的Ret值,减缓了患儿Hb、RBC和Hct的下降,改善了患儿的贫血程度,减少了输血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5. [2] 郑泉志,傅清流.398例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8):37-38. [3] 王立玲,杨波.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早产儿贫血和脑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2):152-153. [4] 刘雪杰.不同剂量rh-EPO在早产儿贫血防治中的应用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42):99-100. [5] 王秀玲.促红细胞生成素加服铁剂防治早产儿贫血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19(4):280-281. [6] Erbayraktar S,Grasso G,Sfacteria A,et al.Asia loerythropo ietin is a nonerythropoietic cytokine with broad neuroprotcetive activity in vivo[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3,100(11):6741-6746. [7] 郑志民.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l1(l):51. [8] 王迎红.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贫血及神经系统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05,26(7):49-50. [9] 连少峰,李廷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贫血及早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J].儿科药学杂志,2011,17(4):18-20. [10] Messer J,Haddad J,Donato L,et al.Early treatment of premature infants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J].Pediatrics,1993,92(4):519. [11] 焦自钊,李万胜.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所致纯红再障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浅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8,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