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数列问题的分类例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数列问题的分类例析

(原创、首发、专投稿,适合高一年级11、12月份用,高三年级10月份用同意删改) 子数列问题的分类例析 湖南祁东育贤中学 周友良 421600 衡阳县一中 王爱民 数列的项数相当于函数的自变量,通项公式相当于对应法则,对数列的研究应很好地把握项数,研究数列的子数列一定要研究二者项数的关系. 一、从一个数列中按下标的规律取出一些项构成新的数列 例1、已知等差数列中,,前10项和,若从数列中依次取出第2项、第4项、第8项,…,第项,按原顺序组成新数列,且这数列前n项和为,试比较与的大小。 解析: 设的公差为d ,则 ∴当,2 当n=5时, =2 当n5时, 2。 例2.等差数列的首项是2,前10项之和是15,记求及的最大值. 分析:由已知可求出公差d.解好本题的关键是对“”这一表达式准确、全面的认识:是数列的子数列,其中2,4,8,……,组成等比数列,则是这一子数列的前n项和,认识到上述三点,问题不仅较易于解决,而且从不同角度入手可得到求最大值的不同解法. 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由已知: ,解得 求的最大值有以下三种解法. 解法一: 由 令,解得 又,解得 即在数列中: , 所以当时,的值最大,其最大值为: 解法二: 数列的通项 令,得, 由此可得 故使,的最大值为4. ∴ 解法三: 由,若存在自然数, 使得,且,则的值最大. 解得,取时,有最大值: 反思回顾:上述三种求最值的方法都是运用函数思想.解法一是通过数列的单调性及值的正负,求子数列的前n项和的最值.解法二是直接研究子数列.解法三是研究的单调性求其最值,解法三还可简化为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例3、数列的相邻的项是方程的两根,且,求无穷数列的各项的和。 解:因为是方程的两根,由韦达定理得①,②,由①得, 由②得③,又④,④÷③得:⑤,在②中令,有。由此可知数列的偶数项组成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由②又可得⑥,又⑦,⑦÷⑥得:⑧,在②中令可得,由⑧知数列的奇数项()组成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注:有些数列必须对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考虑,问题才能解决。 二、从一个数列中取出一些项按项的规律构成新的数列, 例4、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的部分项组成的数列,……,……为等比数列,其中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若数列{}的前n项和为的值. 解:(I) (II) . 例5、已知{}为等差数列,公差中的部分项组成的数列恰为等比数列,其中, ⑴求 ⑵求证:; 解析: ㈠由题设知,即为成等比数列,则即 公比 又 ㈡ = = 三、求两个数列的公共项,求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常用整除讨论的方法;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公共项常用到二项式定理. 例6、已知两个等差数列: 5,8,11,……; ① 3,7,11,……; ② 它们的项数均为100项,试问他们有多少个彼此具有相同数值的项。 解析: 方法一、设两数列共同项组成的新数列为,易知,又数列5,8,11,……的通项公式为,公差为3,而数列3,7,11,……的通项公式为,公差为4,所以数列仍为等差数列,且公差为d=12,故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又得,所以已知两数列有25个共同的项。 方法二、整除性 设 ,n+1只能取4,8,12,…,100,共25个 例7、设A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An= (an-1),数列{bn}的通项公式为bn=4n+3;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把数列{an}与{bn}的公共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个新的数列{dn},证明:数列{dn}的通项公式为dn=32n+1; (3)设数列{dn}的第n项是数列{bn}中的第r项,Br为数列{bn}的前r项的和;Dn为数列{dn}的前n项和,Tn=Br-Dn,求. 分析:利用项与和的关系求an是本题的先决;(2)问中探寻{an}与{bn}的相通之处,须借助于二项式定理;而(3)问中利用求和公式求和则是最基本的知识点.易错分析:待证通项dn=32n+1与an的共同点易被忽视而寸步难行;注意不到r与n的关系,使Tn中既含有n,又含有r,会使所求的极限模糊不清. 解:(1)由An=(an-1),可知An+1=(an+1-1), ∴an+1-an= (an+1-an),即=3,而a1=A1= (a1-1),得a1=3,所以数列是以3为首项,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3n. (2)∵32n+1=3·32n=3·(4-1)2n=3·[42n+C·42n-1(-1)+…+C·4·(-1)+(-1)2n]=4n+3, ∴32n+1∈{bn}.而数32n=(4-1)2n=42n+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