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PPT之解读文本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秋思PPT之解读文本课件

一、课文简说 《秋思》是五年级上册所学的内容: 本单元三首诗歌:《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 张籍这首《秋思》,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此诗可见一斑。 洛阳城里见东风 ——[唐]张籍 平凡之事溢浓浓思情 ——秋思文本解读 秋 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秋思》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阅读此时,便领悟到作者诗中溢出浓浓诗情。 二、作者介绍 :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 他对文学的认识,与白居易相近。 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 其文学成就极大,但仕途却并不顺利。由于家境贫寒,从小远离家乡,四处求学、作诗。虽数度返回故里,却一直没有找到立身之所。因家境贫困,眼疾严重,孟郊戏称“穷瞎张太祝”。 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段-----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三、主体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欲:想 作:写。 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意思很多。 诗意: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心中涌 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洛阳城里见秋风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却不可见。一个“见”字,让我们越品越有味。自古以来,以风寄情,可谓丝丝入扣,细细品味,但秋风可触不可见,作者没有直白地说触秋风,而是巧妙地用上一个“见”字。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颇能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令人赞叹。他真的见着了吗?见到了什么? “见”: 只是诗人带上感情,感觉就可能产生变异,在语言上就有夸张的自由。(如:想象、虚拟、假定)这不仅是诗人的自由,也是读者的自由,诗人用自己的自由想象,激发起读者的想象,带动读者在阅读中把自己的归宁和经验投入到文本的理解中,以其参与创造。” 作者见到秋风: 在这瑟瑟的秋风中,见到:片片黄叶飘落;燕子南归。见到诗人的《同前》中“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归,夜夜出门望,家家行客归。” 见到洛阳城里的行客已经归来;见到孩童放纸鸢;见到母亲在为儿子缝制衣服;见到妻子在为丈夫起火做饭。 一个又一个许多温馨、欢乐的场面钩起了他的思乡之情。但是这一个又一个欢乐、温馨场景却又都是别人的,并不属于他这个漂泊在外的游子,见此场景,在这瑟瑟秋风中伫立的他,伤感、悲凉。 欲作家书意万重 “欲作家书意万重”,其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像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 当孤独的他伫立在秋风中,提笔想把自己浓浓的思乡愁绪化作家书时,却是“意万重”。作者为什么在写家书之时会“意万重”呢? 我们翻看张籍的一生 :坎坷。自幼家境不好,只好出外苦学,游历。由于当时官场黑暗,他虽极富才华,却难以一展抱负,甚至连一个立身之地未能找到。他虽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却无能为力。诗人一生孤独地生活在贫病之中,甚至几乎失明。 面对着自己的落魄,面对自己有苦难言,面对着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更面对着“乡里望我荣”,他的家书该从何说起呀;漂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