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带轧制板形与板凸度的控制.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板带轧制板形与板凸度的控制

UC轧机板形控制系统示意图 分段辊式板形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1-辊片; 2-调谐螺栓;3-弹性件 4-应变片;5-微调机构;6-基座 实验轧机 实验轧机: Φ200/Φ100/Φ50×300㎜ UC可逆轧机 预设定基本思想 根据来料规格制定轧制规程,选择中间辊的最佳横移位置,并作为板形控制的粗调手段。 中间辊横移位置确定之后,根据目标板形值设定中间辊弯辊力最佳值 根据工作辊弯辊力和中间辊弯辊力在给定的条件下的最佳配合关系确定工作辊弯辊力的设定值。 预设定计算程序框图 板凸度预报模型 物理模型及假设条件 假设条件 在任意分割单元内,沿某方向辊间接触压力与沿该方向辊间轴线接近量成正比 轧件引起的工作辊弹性压编量与轧辊受力成线性关系。 离散化方法及其基本方程 基本方程: 力平衡方程 力矩平衡方程 位移协调方程 将支撑辊辊身沿轴线方向划分为 2m+1 个单元,坐标原点取在轧辊端部,各单元中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 x(i) = ( i - 0.5 )Δx 。 六辊轧机辊系弹性变形计算框图 中间辊横移量预设定 中间辊最佳横移位置计算结果 中间辊横移位置与带钢宽度之间的关系 中间辊弯辊力预设定模型 中间辊弯辊力模型 工作辊弯辊力预设定模型 工作辊弯辊力与中间辊弯辊力之间的关系 工作辊弯辊力模型 一般形式: 辊型调整机构 第二排辊的轴向移动 冷轧板形控制系统 四辊轧机的控制方案 压下水平调整 位置控制回路 液压压下 初始设定 横移位置量 位置控制回路 WR横移 初始设定 弯辊调整量 压力控制回路 WRB 基本冷却 精细冷却值 偏差类型 数学分析 控制变量计算 基本曲线 测量值处理 设定特性 6 辊轧机板形自动控制系统 20辊轧机的板形控制系统 冷轧板形智能控制的概念 确定的目标板形 设定点指令 人工干预 平直度测量值 使用最小二乘法的数学分析 执行机构的设定点 前馈控制 控制台 在线确定执行机构效率 实测张力 控制偏差 实际轧制力 执行机构 效率 显示 实际值 倾斜 IMRB WRB IMRS 精细冷却 冷轧板形检测 板形检测装置的结构 新旧两种传感器的安装方式 检测信号的处理 检测辊的结构 优化的板形显示 板形检测仪的基本原理 板形检测仪在工作 使用厂家的情况 使用传统测量辊的显示 使用新型板形仪的显示 实际安装的板形仪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组成 冷轧板形控制策略 冷轧板形智能控制的概念 确定的目标板形 设定点指令 人工干预 平直度测量值 使用最小二乘法的数学分析 执行机构的设定点 前馈控制 控制台 在线确定执行机构效率 实测张力 控制偏差 实际轧制力 执行机构 效率 显示 实际值 倾斜 IMRB WRB IMRS 精细冷却 板形基本曲线的确定原则 生产者期望的板形质量:平直或一定大小的浪形→转换成与板形仪检测结果含义相同、计算机能识别的张应力值(包括后续工序的要求) 补偿或消除板形仪实测信号中的非板形信号:带材横向温度分布、测量辊的挠曲、卷取机轴线偏斜、带卷外廓凸度、带材边缘对最外侧测量区覆盖不完全、设备安装和磨损产生的位置偏差等造成的附加应力 板形基本曲线的举例-ABB Ft(x)=(K/100)×(A0+A2x2+A4x4+A8x8) K----目标曲线的幅值百分比系数 A0、A2、A4、A8----系数 x----无量纲宽度,取值范围-1.0~+1.0 A2、A4、A8 由工艺确定;A0由下式确定: 反馈控制的策略-接力方式 优先权:响应快、灵敏度高的手段优先权高 控制层次:一次偏差;二次偏差;高次偏差 同一层次中,以优先权为序进行控制 例如,CVC-6轧机: 第一层次:倾斜 第二层次:WRB,IMRB,CVC-shift(优先权顺序) 第三层次:分区冷却 反馈控制的策略-分配方式 首先将板形偏差按照某种分配方式首先分配到各个调控手段上,然后分别计算各个调控手段的调节量。如果有两种以上的调控手段效果相似,再控制时仍可各个调控手段同时动作。 比例分配法:不同调节机构按照某种比例分别承担板形偏差的控制; XO点法:将对称板形部分经过最小二乘拟合,分解成为中部对称板形部分合边部对称板形部分,两部分板形偏差分别有不同的机构进行控制。(例中间部分由中间辊弯辊控制,边部由WRB控制) 登山搜索法:不事先规定各个机构控制的比例,而是按照最优控制给定不同板形机构的调节步长,试算调节效果,逐步逼近最优点。 反馈控制计算模型-模式识别法 将板形检测信号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成为与板形调控手段对应的若干种模式的综合: 1. 简单的模式识别方法 板形偏差信号模式识别法 基本模式Φ0(x)-Φ4(x)取为正交函数,则有 1, m=n 0,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