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复习专用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复习专用课件

1948年,上海的3000余家大工厂开工率只有20%;天津63家橡胶企业,上半年只能发挥生产能力的20%—40%,下半年绝大部分停工;青岛1000余家工厂,只有四分之一处于半开工状态,其余全部停工……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二单元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曲线图 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 “春天” 为什么中国的民族工业会在这一时期出现一个“春天”呢? 1912——1919 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一战的影响 1、原因 环境(宽松) 市场(扩大)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开始的辛亥革命, 是中国社会20世纪的第一次巨变。 推翻了清王朝, 并于1912年建立民国。 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1、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共同探究 3、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当然用国产货了! 日本货都被烧了、被抵制了,那我们用什么呢? 纺织业 面粉业 轻工业 矿冶业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唐山 滦县 上海 宁波 南通 杭州 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19世纪70年代前后 投资额 (万元) 厂数 行业 投资额 (万元) 厂数 行业 601.9 12 烟草 798.5 96 缫丝 342.5 50 火柴 564.8 47 染织 1459.1 91 面粉 2998.4 27 纺织   一些主要行业中,1912年至1919年资本万元以上的新设厂家及投资数额,分别超过以前数十年的总和。 纺织业 面粉业 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 3、特点 A、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方面 B、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C、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D、“春天”短暂,昙花一现 2、概况: 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增加 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迅速 张謇 张謇,近代实业家,江苏南通人。他在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在艰难中起步、发展。在1912年至1921年的10年间尤其在一战期间,大生企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方面大生企业陆续进口机器设备创办了大生二厂、三厂、副厂等新厂;另一方面大生企业仅一、二厂,到1921年两厂资本增加到360多万两,同时获利白银1600多万两,其中的2/3都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然而,好景不长,一战结束后,欧洲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到1922年后,张謇的企业开始走下坡路。 典型个案 一战期间,福新面粉厂获得厚利,企业不断扩充。到1922年,荣氏家庭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荣宗敬 荣德生 二、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原因: 法币政策的实施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2、概况: 3、限制因素: 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官僚资本的控制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帝国主义的压迫 蒋氏家族—最会争权、专政、护权、传权的政教家族; 宋氏家族—最会钱权结合、横跨政经界的显赫家族; 孔氏家族—最会玩钱、最会抓钱、最奢侈的豪门家族; 陈氏家族—最会玩人、最会拉帮结党的衰败家族。 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 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而中国的民族资本在萎缩…… 9月19日,日军占据“东三省官银号”(中央银行)的大金库。门前有日军站岗,门上贴着“日本军占领,犯者死无赦”字样。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到了空前的洗劫和破坏。那么,1945年抗战胜利后呢?民族工业又面临着怎样的命运? 典型案例:宋子文侵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于1905年由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创立的近代中国最大一家民族卷烟企业。1908年,曾因英美烟草公司的排挤一度倒闭。1909年2月16日,简氏兄弟以12万元资本重新营业后,发展较快,至1927年资本扩大到2000万元,全盛时职工达万余人。 此后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下开始衰退,出现连年亏损的局面。1936年,南洋营业利润再度下滑之时,对其觊觎已久的宋子文再次谋划收购南洋股份之事。1937年,宋子文终于低价收买了公司股票,控制了股权。自此,南洋民族资本卷烟工业企业,实际上成了官僚资本企业。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2、原因 1、命运: 物价猛跌,外贸逆差 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官僚资本的压迫 繁重的捐税负担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