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泥标号50738
水泥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随着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原有的水泥新标准已不再适应当前的要求。水泥的新标准已经颁布,并于1999年12月1日起实施。这些标准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分别代替1991年和1992年颁布的上述水泥品种的三个标准,原标准自2000年12月1日起废止。新标准是在原水泥标准的基础上,参考《欧洲水泥试行标准》(ENV197-1:1995)修改制定的。为了使我国水泥强度的检验方法与国际标准接轨。在此之前我国已颁布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用于水泥强度检验的新规定有关内容介绍如下。 一、水泥的新标准 1.将原有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即水泥分32.5级、级和52.5级,取消了原标准中的325标号,亦即原325号水泥将被取消。采用新标准后,由于水泥强度检验的胶砂组成变化,原水泥的标号与新水泥强度等级大致关系见表1。 表1 原水泥标号于新水泥强度等级关系 原水泥标号 325 425 525 625 新水泥强度等级 32.5 42.5 52.5 2.水泥强度的龄期一律定为3d和28d,取消了原水泥标准中的7d强度。 3.水泥强度的检验采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999)规定的方法,其中复合硅酸盐水泥的胶砂强度检验不再采用胶砂流动度方法测其用水量。火山灰质水泥做强度检验时,须按流动度方法确定用水量。 4.水泥的编号中规定,水泥出厂编号按水泥厂年生产能力确定,10万t以上的与原标准规定编号不变;10万t以下的,不超过2001为一编号,取消了4万t以下的有关规定。 5.增加了水泥的交货与验收的规定,即交货时水泥的质量验收可抽取实物试样以其检验报告为依据。也可以水泥厂同编号水泥的检验报告为依据。两种验收细则在标准中有详细的规定。 二、水泥强度检验的新规定 按照新的水泥标准规定,水泥的强度检验要采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999)进行。新标准于原《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177-85)相比,有较大的修改,其修改要点如下。 1.标准砂质量改用《水泥试验方法——强度测定》(ISO679:1989)标准规定用砂,其天然硅砂SiO2含量不少于98%。《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177-85)用标准砂SiO2含砂量为95%。砂的粒级范围为0.08~2.00mm(旧标准砂粒级范围为0.25~0.65mm)。 2.灰砂比增大,由原来的1:2.5改为1:3.0。水灰比加大,由原来的0.44、0.46一律改为0.50。 3.胶砂搅拌机由原先的搅拌锅、叶片同时旋转改为叶片以行星轨迹运动的行星式搅拌机。 4.成型设备改为《水泥试验方法——强度测定》(ISO679:1989)规定的振动成型台,《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177-85)标准中规定试体振动台将原振幅由0.8mm改为振幅0.75mm后仍可使用,试体成型尺寸不变。 5.成型时实验室内温度由原来的17~25改为20±2,相对湿度仍为不低于50%。试体在养护箱内温度由原来的20±3改为20±1,在养护水池内温度由原来的20±2改为20±1,即比原先的控制温度更严格。 6.试体编号由成型时编号改为脱模时编号。 7.试体实验时的受压面积由原来的40mm×62.5mm改为 40mm×40mm,加荷速度由5kN/s改为2.4kN/s。 8.试体抗压强度数据的计算由原先的删去最大值、最小值然后取平均值,改为6块试体结果取平均值。如由超出平均值±10%的数值,将其删去后,取平均值,而试体抗折强度数据仍按原标准计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氟改性聚氨酯乳液的合成及其表面性能..pdf
- 氟特加橡胶塑料表面处理记录表.pdf
- 气辅成型汽车把手注塑件抗拉强度.pdf
- 氟树脂性能与加工应用_续5_钱知勉.pdf
- 氟硅酸循环条件下氟吸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pdf
-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再生利用.pdf
- 氢化丁腈橡胶的过氧化物硫化_杨绪迎.pdf
- 氢原子在Be_0001_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pdf
- 氟资源的综合利用.pdf
- 氦气氧气常压等离子射流处理对羊毛织物性能的影响.pdf
- 8-25人民解放战争(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
- 1-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
- 4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ppt
-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学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ppt
- 6 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教学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pptx
- 5-13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pptx
- 9-27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学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
- 9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4-14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