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pt

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我院于1998年底开始应用此项技术,至今已治疗110例,现将1999年的60例腰突症病人的治疗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 本组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9岁,平均39.1岁。 CT检查51例,MRI检查8例,AM检查2例,共有83个椎间盘突出,其中L3-4间隙6个,L4-5间隙47个,L5S1间隙30个。突出物占椎管矢径1/3的椎间盘有50个,2/3有26个,100%有7个。突出物最大11.2mm,最小为2.4mm。 用胶原酶注射一次有58例;注射二次有2例,共注射62例次。 治疗方法 1、手术体位及术前定位 2、常规消毒 铺巾 局麻 3、透视下穿刺 正位 侧位 横断面 4、注射胶原酶 5、术后体位 治疗方法: (1)盘内注射法: 胶原酶一次注入1~2 ml(600~1200U)。 本组盘内注射15例,25个椎间盘。 盘内注射 盘内注射(二个间隙) 治疗方法: (2)盘外注射法 : 胶原酶1200U溶入生理盐水4~6ml内,一次性缓慢注毕。本组8例。 盘外造影 盘外注射 治疗方法 (3)盘内与盘外混合注射法: 胶原酶600U溶为1~1.5ml注入盘内,600U溶为4~6ml注入盘外,一次性缓慢注毕。本组24例。 多间隙突出时,用椎间盘内注射法逐个平面分别注射。 盘内外造影 侧位 正位 治疗方法 (4)经皮椎间盘穿刺切吸术 加盘内注射法: 本组治疗7例。 治疗方法 (5)经皮椎间盘穿刺切吸加盘外注射法: 本组治疗2例。 治疗方法 (6)经皮椎间盘穿刺切吸加盘内、外注射法: 本组治疗6例。 3.治疗结果 一般注射后患者即觉轻松,次晨即可起床活动,少数患者感到患侧腰腿有些酸胀隐痛,或原先的症状稍有加重,休息几天后可逐步缓解,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一个月即能恢复正常工作。 根据Macnab改良分级进行术后评定,全部术后第7~15天评定: 优30例,良22例,差8例,优良率为86.7%。本组14例于术后2~8个月随访,优12例,良2例。其中4例5个椎间盘于术后3个月行MRI复查,椎体后缘突出物分别为9.3、7.1、6.9、6.3、2.4mm缩小到4.6、2.5、5.0、4.2、2.4mm。 讨 论 1.胶原酶溶解术是治疗腰突症的新方法。1959年瑞典一学者就提出设想,1964年美国Smith首次用木瓜酶来溶解髓核治疗腰突症并取得成功。美国神经外科专家Sussman于1969年首先提出用胶原酶注入椎间盘治疗腰突症,有效率为86%。 讨 论 我国于70年代开始研制胶原酶。1996年正式生产出获国家卫生部批准的准字号一类生化新药“注射用胶原酶”。截至1998年,国内接受胶原酶治疗的患者近5万例。临床验证表明此方法优良率在80%左右,总有效率在90%以上,与外科手术的疗效大致相同。 2.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突症的原理 胶原酶注入到突出的椎间盘内或盘外,能使胶原蛋白迅速溶解吸收,促进椎间盘退化,从而使椎间盘突出物缩小,解除神经根压迫达到治愈的目的。 由于胶原酶的注射方法不仅仅局限于盘内,也可以注射到椎间盘的突出物局部,在硬膜外相当安全,但注入鞘内,则可损害神经。因此治疗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应确保注射部位的准确性。 3.注射部位的选择 本组病例共采用了六种治疗方法,疗效如何?等待CT复查,观察突出的变化和临床症状的随访结果。一般认为: 单纯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适用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