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宗的普洱茶只要在台湾才有的1
正宗的普洱茶只有在台湾才有的”。 1.茶厂勐海茶廠1938~19661938年民國政府令中國茶業公司派專員鄭鶴春與技師馮紹裘來滇。經調查,雲南有發展茶葉事業之經濟價值。于當年12月16日成立「雲南中國茶葉貿易股份有限公司」。1944年改名「雲南中國茶葉貿易公司」,此名稱沿用至1950年。1940年創建佛海實驗茶廠,由范和鈞先生擔任廠長。1941年秋,完成基礎廠房,試驗生產第一批滇紅。“……綠茶銷印度78箱,銷緬甸56箱,七子餅茶銷泰國462擔……”?1942年持續建廠,因應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役爆發,中茶公司下令所有職員撤退至昆明。職工一周內快速完成建廠任務,但機房通電後隔日立即拆遷。所以當時佛海茶廠應並未制茶,而所生產的緊茶及圓茶並非由廠方自製,而是“扶助茶農茶工自產自銷,凡自願經營緊茶業務的,皆可由我廠出面擔保,向當地富滇銀行貸款,製成緊茶後,交由我廠驗收,合格者由我廠統一運銷……”(范和鈞口述)。1944年一度複業又立即停業,“恢復生產紅茶43擔,收購當地私商緊茶3268馱”。1950年「中國茶業公司雲南省公司」創立,簡稱「省茶司」。1951年9月14日中國茶葉總公司註冊「中茶牌」。1952年佛海茶廠再次複業。7月19日中國茶葉總公司通告所屬系統內統一啟用「中茶牌」,「注冊商標統一為中茶牌,開始是紅印中茶牌,就是中茶的茶字是紅色的,到了50年代末期改為綠印。」?1964年省茶司改名為「中國茶葉土產進出口公司雲南茶葉分公司」,期間也更改過多次名稱。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2~1972年6月省茶葉進出口公司合併省土畜產進出口公司,才正式成立『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雲南茶葉分公司』。1976年省公司召開全省普洱茶生產會議,要求昆明、勐海、下關三個廠加大生產普洱茶(渥堆熟茶),並決定茶品嘜號。勐海茶廠為74、75開頭,末尾為2。1976~79年勐海茶廠外銷出口多以麻袋與紙箱包裝的散茶為主,緊壓茶只有7452及7572二種熟茶餅。1979年以後外銷出口開始出現多樣化拼配的茶品嘜號,如7542、7532、7582等。1981~1982年間省茶司接受香港茶商訂單,由勐海茶廠製作為一一批7572青餅。1985年香港南天貿易公司開始向省茶司訂制8582青餅,由勐海茶廠製作。茶品大票由省公司之直式大票,改為各廠方署名之橫式大票。1990年中國茶葉公司通知茶廠停止使用「中茶牌」商標,勐海茶廠應與下關茶廠1991-92年間同時啟用大益牌與松鶴牌商標,。1994年開始籌備股份制公司化。1995年3月22日以西雙版納勐海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正式註冊「大益牌」商標。開始生產大益牌七子餅茶。1996年正式改制成立為西雙版納勐海茶業有限責任公司。1999年省公司營運不善,茶廠自行大量接受茶商訂單,茶品規格包裝多樣化。
下關茶廠1941年(民國三十年)蒙藏委員會派任桑澤仁與雲南中國茶葉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省茶司)商定,共同合資於大理下關創辦康藏茶廠,也就是下關茶廠的前身。主要加工緊茶、餅茶銷西藏地區,加工沱茶銷四川。至目前為止,緊茶與沱茶仍然是下關茶廠主要的特色產品。1942年加工的緊茶銷往西藏、四川,及雲南省當地少數民族地區,注冊商標為「寶焰牌」。1949年停止生產。1950年改名為「中國茶業公司雲南省分公司下關茶廠」,1952年中國茶葉公司所屬系統內統一使用「中茶牌」商標,從此各國營茶廠統一沿用「中茶牌」至今。1955年,下關地區歷史悠久的私人制茶商號全部納入下關茶廠。期間,與勐海茶廠相同更名多次,1959年又恢復為雲南省下關茶廠。1990年晉升為國家二級企業,寶焰牌(緊茶、餅茶、方茶)注冊商標正式啟用,1992年松鶴牌沱茶注冊商標正式啟用。1994年由雲南省下關茶廠、雲南省茶葉進出口公司、重慶渝中茶葉公司、雲南省下關茶業綜合經營公司、下關茶廠職工持股會,共同組成“雲南下關沱茶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下關茶廠正式規範為雲南下關茶廠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952~19681951年緊茶統一規格,每個238g,每筒七個,每擔30筒。1952年中國茶葉公司所屬系統內公司統一使用“中茶牌”。下關茶廠開始生產七子餅茶。進入60年代因原料調撥計畫和加工產品的分工,下關茶廠以沱茶與緊茶為主要產品,圓茶只少量生產,多數計畫交由猛海茶廠生產。1953年茶廠通過試驗,將餅茶揉制由布袋揉成圓型後再用十八公斤重的鉛餅加壓的方法,改用鋁甑直接蒸壓的方法。1955年經省公司批准,緊茶規格由心臟型改為磚型,先生產10噸到麗江等地試銷並徵求消費者意見。同年,省公司通知茶廠對出口緊茶進行人工後發酵試驗。下關茶廠七子餅茶形狀由凹型底改為平底。1956年按股合併私營茶莊或茶業公司於國營企業,從此結束私商經營茶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