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技术演进下传播新浪潮
技术演进下的传播新浪潮 未来,因为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才被人无限畅想。新浪未来媒体峰会的召开将“浸媒体”一词隆重推介给大家。26日,一场有关“技术演进下的传播新浪潮”的讨论在“网络传播“沙龙再次展开,现场无人机、VR等真实体验,将观众带入另一个想象空间
近年来,以无人机、VR、移动直播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一次次刷新受众的感官和体验,媒体传播的工具在变化,介质在变化,传播形态也在变化,下一波传播浪潮到底在哪儿?第十四期“网络传播沙龙”邀请新华网融媒体产品创新中心总监刘宏伟,人民网网络电视部主编谢婷,新浪网副总裁、新闻总编辑周晓鹏共同对话,《传媒》杂志主编杨驰原,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无人机新闻航拍培训项目课程顾问朱芙蓉,作为“特约观察员”对整场沙龙进行观摩
刘宏伟:科技与媒体的结合,是新华网的下一站
2015年6月15日,新华网进行改版并宣布组建国内媒体首个无人机队。2016年10月28日,新华网登陆A股,在上交所宣布上市,开启资本助力下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之行。在沙龙现场,刘宏伟毫不掩饰即将上市的喜悦,“正是有这么多的率先和首个,新华网才走到今天。”
提及无人机,刘宏伟更是滔滔不绝。在他看来,新华网始终关注技术的发展对媒体带来的改变,并认为技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服务功能。“如果说用一句最凝练的话来描述新华网的无人机业务,我觉得应该是定位于两个服务,第一个是服务于新华系的新闻采编业务,第二个则是服务于行业产业的应用。”
自上线以来,新华网无人机队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就从未缺席。在天津港爆炸、深圳滑坡等突发事件中,新华网无人机队深入一线,用“技术+专业”带回震撼的第一手材料。“当然,只做新闻类材料的采集和加工,很显然是不够的”,刘宏伟介绍,针对于整个产业行业和应用,新华网也做了一些战略上的部署,比如和国资委、农林部门等展开的“飞服”合作
不过,目前无人机投入成本较高也是业内较头疼的问题,“配备一辆无人机的通讯导航车,连改装带其他,要100多万,还不算人力上的投入。”目前新华网有自己的研发团队,但是“整体的创新发展,我觉得一是要靠自己,二也要依靠外界的力量,为我所用并与我们本职业务相结合,拓展行业合作、开发付费服务,不失为一种办法。”
对如何评价无人机在行业应用中的标准,刘宏伟在沙龙现场打趣地说道,“我有一个标准,是让二老满意。”刘宏伟解释说,“一是让老板满意。老板就是我们上级领导,互联网快速更迭,作为媒体,我们首先要守住自己的道儿,新闻网站原有的职责不能随着媒介和工具的变化而转移,无人机新闻产品的生产、加工和传播,同样要严守导向,做高品质的内容;二是让老百姓满意。东西再好,最终都是服务于网友和受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渠道广泛,要根据网友和受众的需求来组织内容生产和深度加工,要说接地气的话、做接地气的事儿。”
对于传播的下一个浪潮,刘宏伟深思后回答,“还是要技术引领。”他表示,整个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业态的未来发展最终还是会由技术驱动。他最后以新华网董事长、总裁田舒斌的一句话总结,“科技与传媒的结合,就是新华网的下一站。”
谢婷:求新求变,是网媒在互联网浪潮中的应有之义
今年3月,人民网与美国高通公司展开战略合作,开启了新闻报道在重大突发事件时的“飞行模式”。“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标志着人民网应用无人机在新闻传播及大型采访报道领域的一个开端。”在沙龙现场,谢婷详细介绍了人民网无人机应用的情况,“目前人民网无人机的飞手团队在20人左右,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但不同的是,他们并不是专职飞手,而是集记者、摄影、飞手等于一身的全能人才。”作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人民网的布局自然不小,“人民网地方分公司以及海外分公司已经开始逐步配备无人机,并且与地方的一些无人机航拍机构也签订了合作。”她表示,新技术给媒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和变化,加大对新技术的关注和研发,是媒体保持创新的必备素养
“从采集方式上看,新技术的应用加强了时效,进一步保障了新闻的真实性,无人机等作为现有地面拍摄的一种补充,可以弥补大量人力所不能及之处。从受众感受上来看,我们把这些新技术所带回的画面当作一个全新的视角,尽可能给受众创建第一现场新闻当事人的感觉。”谢婷坦言,目前人民网在无人机方面的应用已颇有成效,随着航拍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更加娴熟的应用,无人机将会成为网络新闻媒体进行新闻采集和生产的标配,并在未来新闻传播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当下直播泛滥以及记者“网红化”的现象,谢婷认为,以无人机、VR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势必给既有的新闻传播格局带来震荡式的变化。技术一方面会走向高精尖,另一方面也会降低门槛吸引更多的受众来加入到其中,这对网络新闻传播起到了两方面的刺激,一是机遇,二是挑战。媒体人如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