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房地產價格(一).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論房地產價格(一)

泡沫經濟無罪論(一)           Ref:2005.08.01  亞洲國際工商資訊 PAGE PAGE 7 亞洲(澳門)國際公開大學,現化管理研究中心編制 泡沬經濟無罪論<一> ──巍曉峰? ?作者簡介:魏嶢峰現為上海財經大學在修金融學博士生。魏先生為信東集團創辦人之一、亞洲商務顧問董事、APEX Accountants 合夥人、信東傳媒董事及財商雜誌總編輯。魏先生曾在多家上市公司及大型企業工作,歷任董事、總經理及財務總監。魏先生持有法律碩士學位、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及國際市場學理學碩士學位。魏先生亦為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會員、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英國特許秘書及行政人員公會會員及香港公司秘書公會會員。 用正確態度看泡沬經濟的形成 每當有人提起“泡沬經濟”兩個字,大多數人會聯想到泡沫爆滅所帶來的禍害:舉目蕭條、大批工人失業、無數工廠企業倒閉、銀行擠提,自殺等新聞不絕於耳。對港人來說,泡沫破滅的一幕還歷歷在目,在回歸後長達七年的經濟低迷、負資產、破產潮,人們至今仍心有餘悸。這可以理解為什麼泡沫經濟總是被人扣上“原罪論” (Original Sin) 的大帽子,甚至英國國會更因南海泡沫事件(Blue Sea Bubble)。在1720年通過“泡沫法案” HYPERLINK /wiki/Image:South_Sea_Bubble.jpg \o Hogarthian image of the South Sea Bubble by Edward Matthew Ward, Tate Gallery 圖1為描繪維多利亞時代南海事件的景況的油畫 (Bubble Act)。 1720年6月的“泡沫法案” 1720年6月的“泡沫法案”規定所有股份制公司(joint-stock companies)必須要得到政府特許(Royal Charter)才可以設立,該法案於1825年被廢除。 泡沫經濟的定義 圖2為鬱金香 經濟學家一般把發生於1634年至1637年間的鬱金香事件(Tulipmania) 視作泡沫經濟的始祖。加伯(1989;1990;2000)認為當年鬱金香熱是完全因為品種稀有而導致求過於供的情況,由於沒脫離有基本因素,不算是泡沫經濟。 加伯在1989年、1990年及2000年先後發表四篇有關鬱金香泡沫的文章Garber, P.M., Famous first bubbl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4 (2) Spring 1990. Garber, P.M., Tulipmania,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97 (3) June 1989. Garber, P.M., Who put the mania in the tulipmania? in E.N. White (ed.) Crashes and Panics. Business One Irwin, 1990. Garber, P.M., Famous First Bubbles: The Fundamentals of Early Manias. MIT Press, 2000.加伯所指的基本因素,金德爾伯格作出更清晰的“泡沫” 界定方法,他指出當新的買家是投機者,只是想通過買賣獲取利潤,而對這些資產本身的使用價值和盈利的能力不感興趣的時候,泡沫便出現。 加伯在1989年、1990年及2000年先後發表四篇有關鬱金香泡沫的文章Garber, P.M., Famous first bubbl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4 (2) Spring 1990. Garber, P.M., Tulipmania,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97 (3) June 1989. Garber, P.M., Who put the mania in the tulipmania? in E.N. White (ed.) Crashes and Panics. Business One Irwin, 1990. Garber, P.M., Famous First Bubbles: The Fundamentals of Early Manias. MIT Press, 2000. 金德爾伯格(Kindleberder?)認爲:“泡沫狀態這個名詞,可以粗略地形容為,一種或一系列資産在一個連續過程中突然漲價,開始的價格上升會使人們産生進一步漲價的預期,於是吸引了新的買家-投機者,一般只是想通過買賣獲取利潤,對這些資産的使用和盈利的能力是不感興趣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