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基本功.doc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识基本功

第四章 认识基本功 [教学要求] 1、掌握占有材料的一般方法; 2、熟悉认识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问题的方法。 如果把写作行为加以深入考察,就会发现写作的过程其实是写作者对事物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这种认识的结果就可能成为文章的基本内容。因此,认识基本功是八项训练要求的核心。写作者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文章的内容与立意。而认识能力的提高,则 主要取决于写作者对材料占有的程度及对科学认识方法的把握。 第一节 决定文章内容质量的两个方面 文章内容,一般是指文章所要记述的情况和意思,它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材料,二是从这些材料中获得的见解和看法。就是用认识统摄材料,用材料表现认识,文章内容就是材料与认识的统一体。占有材料,提高认识,决定文章内容质量的高低。 一、占有材料 材料是进行文章写作的基本前提,是进行写作的最基础的工作,在文章写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能耳闻目睹大量的生活现象,获得多方面多层次的知识。但这些东西芜杂、分散,感性而不成系统,这就是“素材”。只有把获得的素材进行选择、提练、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之理性化,完整化,并凝聚到一个主要思想上来,才能成为可以写进文章的正式材料,这就是“题材”。 把材料划分为素材和题材两个类型,对真正把握材料有很大意义。材料并不在多,不在有无轰动效应,而在于是否“有用”。材料的意义只有在具体的写作环境中,与具体的认识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其独有价值。作为写作的主体,既要有发现材料的本领,更要拥有用材料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二者不可或缺。 1 、充分占有材料才能使文章充实 占有材料是写作的基础,而不少人却为没有什么可写而倍感困惑,这就要求写作者对材料的内涵与价值有准确的理解。 占有材料是进行写作的第一个步骤。从思维活动的本质而言,人对世界的感悟与评价都不可能凭空产生,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对某件事某种现象表达爱憎,他的一切思想感情都能在现实中找到根据。材料是一个人思想赖以形成的土壤。没有材料,认识也就无从产生,又怎么可能用文章去表达和阐述呢?即使有了一个假设,一种感觉,一个结论,那也要去说明、论述、证明,使你的这些认识能够站立起来。这时最具有说服力的就是事实。只有实际的存在才能证明作者的判断。 仅仅理解占有材料的意义还远远不够,重要的是还要充分占有材料,才能使文章充实,有说服和感染人的力量。充分占有材料并不单纯是数量上的概念。它应当有三个方面的原则: ( 1 ) 丰富 材料的丰富,不仅指它的数量多,涉及领域广,而且要有深刻的蕴含。数量多,信息量大,才能提供给人们以尽可能多的事实。领域广,方能扩大视野,而不拘于一隅,使人们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把握生活。而深刻的蕴含,才是材料丰富的真正含义。它要求材料准确地体现事物的本质,同时具有多个层面上的内含,不是一般地说明一个单纯的问题,而是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并向多极辐射。当然,在一篇具体的文章中,材料的蕴含应当主要集中到一点,不致于使文章的中心分散,难及要领。但一个内含丰富的材料,它本身所具有的思想和认识价值,并不是一篇文章所能全部包容得下的,材料的意义往往要大于文章的主题。它给写作以较大的回旋、思考余地,使读者从中提取出更多更好的思想,这无疑使文章的容量扩大了若干倍。像先秦诸子中的许多寓言故事和《史记》中的不少成语故事,已渐渐脱离文章实体,脱胎而成一个个独立的“思想体”。一个蕴含深刻的材料,无论对于文章本身,还是文章的影响,都有积极的意义。而材料的这种深刻蕴含,正是材料丰富性的最高境界。 谋求材料的丰富性,其实是中国文章写作的一贯传统。古人提倡“博见”,很欣赏“长袖善舞,多财善贾”的说法,认为积累占有材料要丰富。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中就认为:“是以将赡才力,务在博见,狐腋非一皮能温,鸡 必数千而饱矣。是以综学在博,取事贵约” ( 《文心雕龙译注》,漓江出版社,1 9 8 2 年4 月) ,他的意思就是要见多识广,狐裘不是一张皮可以制成的,一个鸡爪子也不可能吃饱肚子。要制成温暖高贵的狐裘,则必收集到若干张皮毛,才能如愿以偿。要吃得好吃得饱,就要提供足够数量的鸡爪。材料丰富了,文章才不会空泛,不干瘪,不云山雾罩,才有内容,其面目逼真,立场分明,丰厚可信。 学生在占有更多材料上体现出一些特殊性。关键是要养成多读书和在日常生活关注细节的好习惯。从书籍中掌握知识,开阔视野,以此作为积累材料的一种基本方式。同时学校生活是有局限性的,那么就要从自己的身边开始,于平常生活之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并主动地拓展自己的生活空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