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微生物学药学专业其他常见病原性细菌.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药学专业其他常见病原性细菌

其他常见病原性细菌 肺炎链球菌 现归入链球菌属,学名为肺炎链球菌。 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咽腔中。仅少数有致病力,是细菌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 本菌呈矛头状,在咳痰或脓汁中,有单个,成双或短链状排列,在液体培养基中常呈短链。在机体内形成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 抵抗力较弱。对一般消毒剂敏感。荚膜菌株抗干燥力较强,在干痰中可存活1-2月。对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等敏感。但亦有耐药菌株出现。 致病性和免疫性 致病力主要是荚膜的抗吞噬作用。有荚膜的光滑(S)型菌有毒力,失去荚膜的粗糙(R)型菌毒力减低或消失。 荚膜多糖本身对机体无直接毒性作用,但可与血液中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消耗体内的抗荚膜特异性抗体。 主要引起人类大叶性肺炎。病人突然发病,畏寒、发热、咳嗽、胸痛、咳痰为铁锈色。正常人群一般不致病,只能形成带菌状态,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才能引起疾病,属内源性传染。 防治原则 除一般防止呼吸传染之措施外,目前已试用荚膜多糖菌苗接种,效果良好。 根据药敏试验,可选用敏感的碘胺和抗生素(青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等)进行治疗。 脑膜炎球菌 脑膜炎球菌的学名是脑膜炎奈瑟氏球菌,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 革兰氏阴性双球菌,肾形成双排列,凹面相对。有荚膜。 培养条件要求较高,在含有血清或血液的培养基上方能生长,如经加热(80℃以上)的血液琼脂培养基。 专性需氧菌,但初次培养时,在5~10%CO2低氧环境中生长最旺盛,最适PH7.0~7.4,最适温度37℃,培养24~72小时后,菌落呈圆形、光滑、湿润、透明、微带灰兰色。在血清肉汤中均匀生长。 本菌抵抗力弱,对寒冷、日光、热力、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对磺胺、青霉素、链毒素、金霉素均敏感,但容易产生耐药性。 致病性与免疫性 主要致病物质为荚膜、菌毛、内毒素。 常寄居于正常人鼻咽腔,约有5~10%的健康人鼻咽部带有本菌,流行期高达20~70%。 带菌者和病人是传染源。 经飞沫传染,也可通过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发病和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当抵抗力低下时,侵入鼻咽腔细菌大量繁殖而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症和败血症,病人出现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皮肤上有出血性皮疹,皮疹内可查到本菌。严重者侵犯脑脊髓膜,发生化脓性脑脊髓膜炎,出现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顽强直等脑膜刺激症。 特异性防治 对易感儿童注射纯化流脑群特异性多糖菌苗,进行特异预防。 流行期间可口服磺胺药物预防。 治疗流脑首选磺胺,也可用青霉素、氯霉素或氨苄青霉素。 淋病奈瑟球菌 淋病奈瑟球菌为淋病的病原菌。 形态与染色:直径0.6~0.8μm,常成双排列,似一对咖啡豆。无芽胞和鞭毛,有菌毛,革兰染色阴性。 培养与生化特性:本菌为需氧菌。初代在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上置37℃5%~10%二氧化碳温箱中培养,24~48h形成圆形、湿润、光滑、透明或灰白光滑型菌落。 抵抗力 淋球菌对外界抵抗力弱,不耐干燥和寒冷。55℃5min、42℃4~15h被杀死。对消毒剂敏感,1%石炭酸1~3min或1:40 000硝酸银2min即死亡。 本菌能迅速自溶。 对青霉素、头孢胺噻肟钠、环丙沙星、壮观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敏感,尤其是后者被认为是治疗淋病的有效药物。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淋球菌的致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但菌毛、荚膜和内毒素与致病有密切关系。 传播:人类是淋球菌唯一宿主。由于该菌对外界抵抗力弱,在自然界迅速死亡,只能在淋病患者体内生存繁殖,故主要通过性传播。 所致疾病:男性发生尿道炎;女性发生阴道炎、尿道炎、子宫颈管炎。胎儿经产道娩出时可被感染,患淋病性眼结膜炎,称为新生儿脓漏眼。 防治原则 预防淋病首先是社会问题,禁止卖淫、嫖娼,加强对预防性传播疾病知识教育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婴儿出生时一律用1%硝酸银滴眼,预防淋球菌性角膜结膜炎,以防失明。 对病人应早期用药,彻底治疗。青霉素族抗生素曾大量用于淋病治疗,现在耐药性高,治疗效果不理想,较新型的青霉素族仍是首选药物。 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是人类霍乱的病原体,霍乱是一种古老且流行广泛的烈性传染病之一。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失水,死亡率甚高。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 霍乱弧菌包括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自1817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七次世界性大流行,前六次病原是古典型霍乱弧菌,第七次病原是埃尔托型所致。 形态与培养特性 为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弯曲呈弧状或逗点状,菌体一端有单根鞭毛和菌毛,无荚膜与芽胞。 取霍乱病人米泔水样粪便作活菌悬滴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极为活泼,呈流星穿梭运动。 营养要求不高,在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或平板中生长良好。在碱性平板上菌落直径为2mm,圆形,光滑,透明。 抵抗力 古典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