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鞍钢3200m3高炉铜冷却壁薄炉衬操作实绩
鞍钢3200m3高炉铜冷却壁薄炉衬操作实绩赵正洪 田景长(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摘 要??本文重点介绍铜冷却壁高炉特点,开炉初期全焦冶炼过程采取一些措施,以及开炉以后上下部调剂、操作经验进行了总结,保持适当的边缘煤气流以及中限炉温是薄炉衬结构高炉强化冶炼的关键,总结铜冷却壁区域温度变化特点、铜冷却壁薄炉衬高炉的操作及强化冶炼特点,制定铜冷却壁区域温度标准。关键词??铜冷却壁?薄炉衬?操作?1??概况鞍钢新3号高炉有效容积3200 m3,32个风口,4个铁口。它是鞍钢继新1号高炉和新2号高炉后又一座大型高炉,采用铜冷却壁薄炉衬结构、串罐水冷无料钟炉顶,冷却系统采用串联除盐水密闭循环系统,炉前渣铁处理系统采用INBA冲渣技术,摆动流嘴及鱼雷罐,配备AWR-Ⅱ外燃式热风炉,最高风温可达1250℃。新3高炉于2005年12月28日点火开炉,开炉后5个月内由于煤粉喷吹系统工程滞后实行全焦冶炼,进人2006年5月后开始煤粉喷吹,目前在富氧率3%条件下,煤比稳定在180~190kg/t、利用系数稳定在2.3~2.4t/(m3.d)之间。但在生产前期由于对铜冷却壁薄炉衬的高炉缺乏操作经验,在操作细节上处理不当,各项指标经常波动。近一段时间内由于注重炉型管理、煤气流分布控制,以及注重上下部调剂相结合,并逐步探索出适合铜冷却壁薄炉衬的操作规律,高炉技术经济指标逐步改善,近4个月实现利用系数2.4t/(m3.d)。2?????????新3号高炉铜冷却壁薄炉衬的结构特点新3高炉从炉腹到炉身下部有4段铜冷却壁,炉身中部以上使用球墨铸铁冷却壁。铜冷却壁厚度125mm,热面加工燕尾槽,在高度方向平均分布28个镶砖燕尾槽,间距104㎜,燕尾槽深度30㎜、燕尾槽宽度50㎜,筋宽54㎜,筋深度30㎜,以固结氮化硅结合碳化硅耐火材料。每块有4通道Ф50㎜通水管,通道间距220㎜,每通道阻力损失0.012Mpa,水流速稳定在2.0m/s,软水流量与压力基本固定,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允许调节流量与压力。铜冷却壁有4条圆形内腔,这种结构形式既可以增大冷却壁传热面积,又能有效地消除热阻。由于铜的导热系数比铸铁高近10倍,因此在铜冷却壁表面能形成稳定的渣皮。即使渣皮脱落,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新的渣皮,当然,如果高炉操作不当,形成的渣皮就会越结越厚,破坏正常的操作炉型,甚至由于铜冷却壁表面光滑渣皮根部不牢,渣皮厚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发生脱落并最终导致炉况失常。3?????????高炉的操作3.1?全焦冶炼时期新3高炉开炉后前5个月内由于煤粉喷吹系统工程滞后实行全焦冶炼,在大型高炉实行全焦冶炼目前很少见,由于初期对全焦冶炼特点和规律认识不足,热量控制不准确,造成炉温、风口理论燃烧温度偏高,风口理论燃烧温度日平均值普遍大于2300℃,表现在风口明亮且风口经常烧坏,同时出现一降焦比则炉况顺行变差等特点。通过对高炉全焦冶炼规律摸索,采取下列措施后高炉各项指标有明显好转。全焦冶炼时期各项指标见表1。表1? ??????? 全焦冶炼时期各项指标时间利用系数t/(m3.d)风量m3/min风温℃综合焦比kg/t焦炭负荷?矿石批重t风口面积㎡[Si]%2006.11.40241059545803.376540.42240.7442006.21.682409410495323.29560.43570.7292006.31.815482010925273.29640.44680.6002006.41.867531511125313.29640.45360.6043.1.1??加湿鼓风鼓风湿分即鼓风中水分含量实际上是影响高炉稳定顺行的一个因素,近年来逐渐被高炉操作者忽视,成为一个被遗弃的炉况调剂手段。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以鞍钢为代表的高炉采用鼓风湿分调节炉况,即全焦冶炼时,采用加湿鼓风作为控制风口燃烧温度和稳定炉况的有效措施,得到广泛采用。高炉在大量喷煤后,为维持必要的理论燃烧温度,加湿作业被取消,甚至一些空气湿度大的地区为了多喷煤而进行脱湿鼓风。湿分对炉况的作用与其它调节手段相比作用更直接、反应更迅速,可很快纠正炉温或其它操作参数的波动,对鼓风动能和煤气流分布无大影响;其它调节因素风量、风温、焦炭负荷等都有不同的缺点。风量和风温都影响煤气流的初始分布,并且企业一般不允许使用降风温作为控制炉温手段,使用负荷调炉温的周期长,一般需要一个冶炼周期。新3高炉前期由于全焦冶炼,为有效控制风口理论燃烧温度采用加湿手段,加湿量按风口理论燃烧温度保持在2150~2250℃,甚至在煤粉喷吹后,个别湿度偏低季节也适当采取加湿措施,但同样确定以Tf值≥2150℃为基准,根据风温、富氧率确定加湿水平(见表1)。以西区新2高炉、新3高炉操作条件为例,风温1200℃、风量5300m3/min,要保持炉顶煤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