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余秋雨三峡概要
第一课时 背景: 公元223年,蜀汉昭烈帝刘备连连遭遇了一系列重大挫折, 他亲自带军出征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而归,最后终于在白帝城病故。 刘备病危之时,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刘禅 1.在关于“白帝城”的深思中,余秋雨以为“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具有“两个主题”。谈谈你对“两个主题”的理解。 作者在文中写道,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具有两个主题,那是指:“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作者认为,白帝城的存在记录着人类生命对自然的强力冲撞,尤其是通过对李白的歌颂,传达出他对人文精神的强烈向往与追求。 合作探究:文章开篇就说:“顺三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作者为什么说“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这个开头说的是白帝城,首先因为白帝城云雾缭绕的景致美,更重要的是因为李白为白帝城留下了千年浪漫,而刘备留下了千年惆怅,所以白帝城作为作为三峡的开头为三峡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与追思的浪漫。 余秋雨 导入 你到过三峡吗?三峡工程的“大功告成”使得天造地设的美丽三峡只能储藏在人们的记忆里。在“三峡”逝去的日子里,我们只能从前人的记叙中,寻觅其影子。余秋雨曾经为我们提供过一副影像。 1.了解余秋雨散文创作的概况。 2.掌握余秋雨散文“人文山水”的特点。 3.掌握本文的思想内涵与艺术表现。 学习目标: 秋风秋雨愁煞人 石破天惊斗秋雨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今属慈溪)。1968年8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写作《文化苦旅》等文化散文,辞职后更以亲身历险考察国内外各大文明为人生主业。所写的《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开启一代文风,长期位踞全球华文书畅销排行榜前列,已被公认目前全世界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和“中国文化传播座标人物”。 把诗的想象和散文的智慧,把文化历史景观和自然景观水乳交融地结合成艺术的形象。让情感和智慧交融其间。给自然景观赋予人文性的内涵。此外,余秋雨曾说:他把已经弄明白的思想,交给课堂;把可能弄清楚的思想教给学术论文。而把不十分清楚的思想,交给散文 余秋雨散文的特点 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他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 ——余秋雨《文化苦旅》 自主探究,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1.在关于“白帝城”的深思中,余秋雨以为“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具有“两个主题”。谈谈你的理解。 2. “可怜的白帝城多么劳累,清晨刚刚送走了李白们的轻舟,夜晚还得迎接刘备们的马蹄”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 “李白们” , “刘备们”分别指什么呢? 3. “一个民族的饥渴”中的“饥渴”是指什么? 4. “那里又是最湍急的诗的河床”一句中的“最湍急的诗”应当怎样理解? 白帝城 2. “可怜的白帝城多么劳累,清晨刚刚送走了李白们的轻舟,夜晚还得迎接刘备们的马蹄”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 “李白们” , “刘备们”分别指什么呢? 借代。 “李白们”指充满诗情的豪迈的诗人们;“刘备们” 指发动战争,争逐山河主宰权的统治者 3. “一个民族的饥渴”中的“饥渴”是指什么? 指的是精神文明的食粮 指最有震慑力的激情澎湃的精神食粮 4. “那里又是最湍急的诗的河床”一句中的“最湍急的诗”应当怎样理解? 小结: 第一部分写白帝城,白帝城是三峡的西端。作者先以丰富的想象,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少年时对李白诗句中“白帝”的“误解”;然后借游览时听到的“白帝托孤”的乐曲声,引出自己对白帝城“两个主题”的思考。作者认为白帝城的存在记录着人类生命对自然的强力冲撞,而通过对李白的歌颂,更传达出他对人文精神的强烈向往与追求。诗人的生命,文化的生命才是永恒的。 三峡踪迹何处寻?后人无缘再赏的憾恨! 第二课时 巫山神女峰 探究第二部分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注:巫山有神女峰。 ——另外天帝的女儿也曾居住在这里。 李善注宋玉《高唐赋》注文说:“天帝有个小女儿,名叫瑶姬,还没有出嫁就死了,被封在巫山的南面。她的灵魂化为草,这种草就是灵芝。” “朝为行云,暮为行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