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解读

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 复习目标: 1、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作答问题诊断 2、对点训练,完善答案,当堂提升 表现手法类考题常见设问方式 1、试简析这首诗(xx句诗)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2、试简析这首诗(xx句诗)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3、这首诗(词)运用了哪些(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4、试从xx(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xx句)进行赏析。 5、这首诗(xx句诗)是如何表达情感(写景/物)的?请简要分析。 6、这首诗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诗人的情感(写景/物)的? 7、请简要赏析xx句诗(的妙处)。 *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将去洛阳,灯下感赋 陈维崧 露幌风帘思不禁,巡檐背手重沉吟。 一城汉苑隋宫地,几夜零砧断杵心? 菊到将离分客瘦,天因离别酿秋阴。 偃师①明发应回首,洛水嵩云②深更深。 【注】①偃师:河南县名,位于洛阳东面。②洛水嵩云:洛河之水,嵩山之云。洛河流经洛阳,嵩山在洛阳东面。 问: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诗的颈联做简要赏析。(4分) 答: 问题诊断: (1)作者采用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想象和联想、拟人等表现手法。 ①借用秋天的菊这一景象说明了客人分开后,菊花消瘦,用菊花来比喻人,形容人分离后的身体消瘦。 ②天气也因人们离别而使秋天的天气阴暗,为全诗奠定了一个昏暗、压抑的秋日,表现了作者因朋友分离而内心愁苦。 (2)运用联想、象征手法,用菊来象征离别、由此联想到天也因离别而出现了秋天阴郁凄凉,表达了作者与亲朋好友离别的相思之苦。 (3)①拟人,写菊花将要分离像客人消瘦,天要离别酿出了秋天的阴沉天空,形象生动地写出秋菊、秋天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诗人将要辞别去洛阳与亲友分离的伤感。 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人不直接写自己分离而是通过写菊的分离、天的分别来表达自己内心与亲友离别的愁苦,“瘦”“阴”形象写出诗人,同分别而消瘦、分别而内心阴郁。 手法乱堆砌 手法不准确 分析不准确 答案示例: 例1: ①拟人手法,菊花因离别在即而分外寒“瘦”,天气因离别在即而“酿”出秋阴,渲染了离别在即的感伤与留恋。 ②正衬,哀景衬托哀情,分外寒瘦的菊花、秋阴浓厚的天空衬托了诗人离别在即的感伤与留恋。 ③情景交融,诗人因离别在即而神情黯然,菊花因深秋来临而分外寒瘦,天空因深秋来临而阴云浓密,情景水乳交融。(手法2分,分析2分,任答一点即可)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向子諲① 有怀京师上元②,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 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③宫阙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五侯池馆醉春风。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 【注】①向子諲,字伯恭。金兵进犯、宋室南渡后,他力主抗金,因得罪秦桧,被贬还乡。②上元:元宵节。③鳌山:彩灯叠成的灯山。 问:从整首词来看,本词突出的两种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 问题诊断: (1)夸张手法,“烟花一万重”充分表现了紫禁城昔日的繁华,“白发三千丈”突出了对国土沦陷,昔盛今衰的感叹,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今日的衰败,将心中的愁绪无限放大。 (2)虚实结合,虚写自己白发三千丈,实写自己面对寒灯无聊数点红,表现了自己的惆怅之多,内心无比愁苦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 例2: (1)虚实结合。当年汴京元宵花灯的盛况、万众欢乐的场面是虚写,但最后两句词意陡转,作者看到眼前萧索凄清的情景是实写,表达了作者抚今追昔、恍若隔世的感叹。 (2)对比。当年目睹京城繁华,亲历北宋盛况,此时僻居乡里,只能与数点寒灯作伴,用往昔繁盛的乐景与此刻的萧索凄清作对比,突出词人内心的愁绪。 整理答题思路 步骤一: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步骤二: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 步骤三: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当堂演练】 阅读下面宋诗,回答问题。(4分) 苏秀道中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分析。 特点:雨大,及时 (2分,每点1分;答“凉”“冷”不给分,因为“凉”“冷”也是因为雨大)。 分析:①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侧面描写),诗人半夜感到“凉冷”,看到“屋漏床床湿”,表现雨大;②运用叠词(化用)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③运用虚实结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