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学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土保持学 主讲:黄炎和 绪 论 水土保持学及其研究内容 水土保持的意义 水土保持的发展历史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水土保持学及其研究内容 1、几个重要概念 土壤侵蚀: 土壤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在外营力的作用下,被剥蚀、破坏、分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水土流失: 在外营力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水土保持: 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效益和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学: 研究水土流失形式、发生原因和规律、水土保持基本原理,据以制定规划和运用综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治理江河与风沙,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应用科学。 2、研究内容 ① 土壤侵蚀的形式、分布和危害;小流域径 流的形成与损失过程;土壤侵蚀特征。 ② 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措施。 ③ 水土流失与水土资源调查和评价的方法。 ④ 水土保持的效益。 二、 水土保持的意义 1. 水土流失现状 1990年的调查统计,全国土壤侵蚀面积49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1%。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冻融侵蚀125万平方公里。 2000年全国情况 侵蚀总面积:356 万km2 ,占国土面积37%。 其中,水蚀面积165万km2 ,风蚀面积191万km2 福建省的情况 根据2000年福建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结果,福建省以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总面积为13127.31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72%。其中: 轻度侵蚀6572.91平方公里,占侵蚀总面积的50.07%; 中度侵蚀3815.41平方公里,占侵蚀总面积的29.06%; 强度侵蚀2547.23平方公里,占侵蚀总面积的19.40%; 极强度侵蚀180.25平方公里,占侵蚀总面积的1.37%; 剧烈侵蚀11.51平方公里,占侵蚀总面积的0.09%。 福建土壤侵蚀现状的特征: 以低强度侵蚀为主,极强度和剧烈侵蚀的面积和比例小; 东南沿海地市比中西部山区地市严重; 局部地区侵蚀很严重 全省土壤侵蚀分布图 2、水土流失的危害 破坏资源 河道、水库淤浅,加剧洪涝灾害 影响交通运输 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破坏资源:表土层流失,土层变薄,地形破碎 河道、水库淤浅,加剧洪涝灾害 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水土保持的意义 ① 保护土地资源,维护土地生产力。 ② 充分利用降水资源,提高抗旱能力。 ③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 ④ 减少江河湖库泥沙淤积,减轻下游洪涝灾害。 ⑤ 减少江河湖库非点源污染,保护与改善水质。 三、水土保持的发展历史 20世纪30年代,美国贝内特(H.H.Bennet)创立了“土壤保持学”。 20世纪初叶,前苏联和日本也发展了具有特色的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科。 我国40年代初期,设立了甘肃天水、陕西长安和福建长汀水土保持实验区;开展大量的考察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 土壤侵蚀的研究进展 国外以美国为例 围绕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1、土壤侵蚀与水质管理; 2、土壤侵蚀与土壤资源管理; 3、基于保持规划与环境保护的侵蚀预报技术; 1、土壤侵蚀与水质管理 研究: 沉积物分离、运移和沉积的定量关系; 地表条件与径流和土壤侵蚀的定量关系; 不同耕作和管理措施条件下,不同农业 化学物质向地表径流的排放量; 有效控制污染物向地表径流排放措施; 改进WEPP。 2、土壤侵蚀与土壤资源管理 研究: 有效的土壤保持技术; 获取更多的资料为制定土壤保持措施提 供依据。 一个例子: 聚丙稀酰胺用于防止陡坡地的土壤侵蚀 3、基于保持规划与环境保护的侵蚀预报技术 把WEPP应用于营养 和杀虫剂流失的预报 重点: 继续完善WEPP; 水土流失与非点源污染的关系。 中国土壤侵蚀研究的特点: ① 土壤侵蚀调查与基础性、关键性问题的研究 研究建立了土壤侵蚀分类原则和系统; 建立了土壤侵蚀区划的原则和系统(如侵蚀营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