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真理的历程.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明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唐朝画家戴嵩向来以画牛著称。戴嵩有一幅「斗牛图」被宋朝的大臣马知节所收藏。 农夫回答说:“我只是个种田人,并不懂得画,但是却很了解活生生的牛。牛打架的时候,一定把尾巴紧紧地夹在大腿中间,力气再大的人也没有办法把它拉出来。可是你看这张「斗牛图」,两只牛气冲冲地在打斗,而它们的尾巴却举得高高的。这根本和实际情形不一样嘛!” * *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陆游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如何理解实践的含义? 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的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主体 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 对象 性质 实践主体 实践手段 实践对象 教师讲课 农民播种 唯物主义观点 (唯物论) 人:智力和 体力的统一 自然界或 社会关系 工具和其他设备 由客观条件决定 实践的基本要素 运用 改造 主体 手段 对象 决定 客观物质性的 体现 (1)实践是 的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是客观的. 议一议:对比人和动物的活动,回答动物的 活动也是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吗?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可见,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实践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实践主体的目的性、创造性 表现 新生产生活资料 新社会关系 实践是主观能动性活动 原因 实践的第一个基本特征和第二个基本特征的关系: 第一、实践具有 客观物质性 第二、实践具有 主观能动性 唯物论 辩证法 相互渗透、 相互结合 夸大第一个特征否定第二个特征,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第二个特征否定第一个特征,会导致唯心主义 (相对于动物的自发性、无意识的消极适应的本能活动) (相对于纯主观精神活动) 意识的目的性、创造性都以客观性为基础,意识根源于物质,只有人的意识符合客观的要求,人们才能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而主体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 “想一想” :袁隆平的成就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成就吗? A、科学家的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B、科学家也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他们离不开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 C、他们的实践活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农业生产中工具和耕作方法的变化: 刀耕火种 青铜工具,铁制、木制农具 农业机械化 通信工具和手段的变化: 烽火传信和驿站 电话电报 互联网 邮递马车 1961年人类首次升入太空(前苏联) 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美国) 2003年勇气号登陆火星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辨析: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所以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如何理解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这里强调的实践的特征是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C实践具有目的意识性即能动性 D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曼陀罗花 茄科草本植物,中医称它的花冠为洋金花、风茄花,有麻醉的效用。 华佗和麻沸散 东汉末年,战争频繁,受伤有病的人很多。当时没有麻醉药,手术时病伤员要忍受极大的痛苦。名医华佗因一次饮酒过量发现:酒有麻醉作用。他就叫病人手术前先喝酒以减轻痛苦。可有的手术时间长,刀口大,流血多,光用酒来麻醉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后来华佗听说吃了臭麻子花(又名洋金花)会人事不醒。他找来尝了尝,顿时觉得头晕目眩,满嘴发麻:好大的毒性呀!经过不同配方炮制,麻醉药试制成功。他又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麻醉效果更好。 因此,华佗给它起个名字--叫麻沸散。 1、华佗为什么要研究麻醉药? 2、华佗对麻醉药的认识是怎么来的? 3、从中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吃一堑,长一智 为了学游泳,就得下水 钓久知鱼性,樵多识树名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本草纲目》“砒,大毒也” 区分实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