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考: 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概括“儿童是什么样的人?”;如何理解“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 在古希腊、古罗马社会,儿童被认为是未来的公民,接受成人式的任务训练。人们甚至从未想过,作为儿童,他们有自己的天性。 斯巴达《三百勇士》 斯巴达的武士教育 斯巴达的教育以培养凶悍的军士著称于世。斯巴达人在婴儿时就要接受生命的考验,父母用烈酒为他擦洗,然后还要让长老检查他们的体质是否健康。凡是经受不住考验或被长老认为是虚弱的就被抛在弃婴场。七岁的男孩进入国家的教练所,从此他们就要经受心魄和筋骨的磨炼,以形成坚韧、勇猛、残暴、机警和服从的品质。训练的主要形式是格斗,天刚发白,身着破烂长衬衣、骨瘦如柴的孩子们便开始在围着圆柱的竞技场上搏斗。即使一方被打倒在地,伤口流着血,另一方也不可手软。被打倒的如果能够不顾一切,顽强抵抗,坚持到底,也被认为是强者。而哀叫和讨饶则被认为是莫大耻辱。在一旁指导的队长和老人千方百计地挑动孩子把训练变成你死我活的厮杀。 斯巴达对女子也采取同样的军事和体育训练方式,如竞走、掷铁饼、投标枪、格斗等等。对女子来说,这样的训练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因为身体强壮的女子结婚后才能生育出健壮的孩子。 文艺复兴运动(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的强有力冲击引起了社会结构和家庭观念的更替,进而导致儿童观的变革。 复兴核心: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 到17世纪以后,一种全新的儿童概念逐渐形成,人们开始注意到儿童甜蜜、纯洁、逗人喜爱的天性,把儿童作为有个性的人来了解和抚爱了。从此以后,养育健康而又有成就的孩子就成为父母最关心的 (四)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一本著作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儿童心理》是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包括儿童感知的发展、儿童意志(或动作)的发展、儿童理智(或言语)的发展。 继普莱尔后,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一次调查 (G.S.Hall)于20世纪初首次用问卷法对儿童青少年的行为、态度、兴趣等作了广泛、系统的调查研究,在西方社会掀起了一股“儿童研究运动”,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科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法国的心理学家比纳(A.Binet)首创用智力量表进行个体差异鉴别——一个测验; 美国儿科医生格塞尔(A.Gesell)提出了婴幼儿发育常模;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华生(J.B.Watson)建立的儿童情绪的条件反射理论等,都对学科的形成与完善作出了贡献。 (1)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 (2)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故而不能把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强加于他们,或放任儿童自然、自由发展。 (3)儿童是具主体性的人,是在与各种丰富的活动之中不断建构他的精神世界的。 (4)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模仿学习,交往学习、游戏学习、探索学习、操作学习、阅读学习。成人应尊重幼儿各种学习形式,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心理学第一势力)。行为主义可以被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对心理学发展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 总结出影响学习的三类因素:环境、个体和行为。(三元交互决定论)。 (二)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精神分析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因创始人是弗洛伊德,所以,精神分析理论又叫弗洛伊德主义,它包括古典弗洛伊德主义(或弗洛伊德学说)和新弗洛伊德主义。在发展心理学方面有代表性观点的是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心理学观。(心理学第二势力) 1、意识理论 人的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 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是无意识 (三)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客体永久性实验 【案例分析】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双生子从 48 周起每天作 10 分钟爬梯训练,连续 6 周。到第 52 周,他能熟练地爬上 5 级楼梯。在此期间,另一个双生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 53 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两周以后,第二个双生子不用旁人帮助,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 【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并谈谈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受哪些社会因素影响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