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暴力、欺凌专题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拒绝校园暴力 预防校园欺凌 守护平安校园 山东省实验中学政教处 什么是“校园欺凌”? 一、欺凌:即一种有目的地伤害和控制对方的攻击行为。 二、欺凌行为的分类: 1、身体上的冒犯:比如,打人、打耳光、推搡别人、挑事打架等。 2、语言上的冒犯:比如,取笑、威胁、骚扰、散布谎言、嘲弄、恐吓等。 3、心理上、感情上的冒犯:比如冷暴力、孤立排挤、冷眼旁观。 学校本是一片净土 青春本是一个绿色的词语 可是,一旦与“暴力”这个词语联系在一起,就变得恐怖,害怕,黑暗…… 案例一:以暴制暴 兰州晨报消息:高中生阿伟好勇斗狠,年纪轻轻恶名在外,在其就读的高中里,从老师到学生无不对他又恨又怕。新学期开学之际,因为一只篮球的归属问题,阿伟多次前往该校高三(3)班寻衅、殴打、辱骂多名同学。俗语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群受气“绵羊”终于忍无可忍,合伙殴打阿伟致其死亡。 案例二: 以多欺少、以大欺小 因为简单的一句话,小丽误以为舍友小雪冤枉自己偷内衣,她和九名女生一起殴打小雪超过5个小时,并用手机拍下施暴与受辱的照片和视频。 案例三:勒索财物,不给就拳打脚踢、威逼 利诱 一位初一女生在玩游戏机时,同学跟她借币,她不肯,受到殴打,脾脏破裂。 案例四:因为一些小事就大打出手,恶意伤害他人身体。 19岁的尚某在学校操场和几名男女同学一起打篮球。同学苏某嫌尚某有犯规动作,几次说他不会打球,尚某感觉在女同学面前丢了脸,心里很不舒服,当苏某又一次说尚某打手犯规时,二人发生了争吵,尚某对苏某拳打脚踢,猝不及防的苏某倒在地上死亡。 案例五:所谓“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长短。 年仅16岁的苏某听说小文对人说他朋友(李某)偷东西,便和他的朋友宋某、韩某将小文带到学校外面,将小文打至重伤。 【2015年典型恶性校园暴力事件】 4月29日,上海市医药学校学生一名女生被五六名女生轮番推搡、扇耳光、踢打、拖拽头发的视频在网上传播。 5月6日下午,一条多名男子在露天公厕内围殴学生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中,学生遭多人连番踢踹,被按进粪坑,被打得满脸是血。记者从山西夏县晋新中学校方负责人处得到证实,该学生系该校初三学生,目前当地警方和教育部门均已介入调查。 6月21日,江西永新县发生一起多人围殴学生事件,受到网友广泛关注。据了解此次涉事学生有9人,其中小学生有2人,中学生4人,3人已辍学。年龄都在12至16岁之间。 法律代价 校规校纪代价 根据《山东省实验中学学生违纪处分办法》规定:谩骂别人不听劝阻,打架斗殴等学生违纪行为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处分,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国务院对校园欺凌专项治理 涉违法犯罪可立案查处 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通知》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治理,精心组织部署,加强对专项治理的监督指导;各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①与同学友好相处。有的同学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升级,不断激化。我们应该宽宏豁达,不应为一丁点儿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计较,甚至拳脚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②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的目标。我们平时不要随身携带太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要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学校僻静的角落、厕所或楼道拐角都是校园暴力的多发地带,我们在这些地方活动时尤其要注意,最好结伴而行。 ③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很多暴力事件的信息可以从校园同学间的交流中得到。为了保障我们自身的人身安全,及时报告老师和家长。预防暴力重于应对暴力,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共同参与。    (2)应对暴力,临危不乱 ①遭受语言暴力时的自救 应对语言暴力,我们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淡然处之。二是自我反省。三是无畏回应。四是肯定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