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健康课件.ppt

课件: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健康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健康课件

埃利斯的观念测验 温故而知新 什么是认知? 认知过程包括那些? ——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 一、认知及健康认知模式的特征 什么是“认知”: 人的认识过程;人们对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并构成想法和观念的过程。 认知是刺激和反应的中介 刺激----认知----反应 认知风格,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经常采用的、习惯化的态度和方式 二、不可理认知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是人们的认识能力局限性的表现 具有无意识性的自动性 有不安全感的人易产生不合理认知 对感情关系密切的人易产生不合理认知 (二)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模型 浅层的负性自动想法 人们从童年开始就通过生活经验建立一种认知的结构或图式,这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形成人们对自己和世界的假设,并用于对信息的过滤、区分、评估和编码。 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设 图式形成后相当稳固,通常我们仪式不到,但是我们都能够根据图式指引新信息的加工,预测事件的发展,给客观现实赋予某种意义。 (三)埃利斯的ABC理论 1.事件或情境本身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心理问题; 2.非理性的信念、评论、解释才是心理问题的根源; 3. 面对同一件事情(A)不同的(B)可以影响人们对该时间的情绪和行为反映; 4.通过改变认知,可以改变消极的情绪 你 这 个 人 真 好 呀 ! 埃利斯的观念测验 你的总分是多少? 以上是埃利斯列觉的11类不合理观念,得分越低越好 三、认知失调与归因不当 (二)大学生常见的认知失调 刘某,男,某重点大学大二学生,性格内向,腼腆害羞,不喜欢主动说话。在刚上大学的时候,他喜欢上了班上一个女孩子,但是一直没有勇气告诉她,每天都是默默的关注她。最近在宿舍同学的鼓励下,终于鼓起勇气向她提出约会的请求,但是被那个姑娘婉言谢绝了。于是他心情沮丧,情绪低落。并且觉得“没有人会喜欢我,我以后再也不和女生约会了”。于是成天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对未来的道路很迷茫。学习成绩也逐渐下降。 (三)归因偏差 归因: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 不同的归因将引起不同的期望和情绪,并具有不同的动机作用。 赛格利曼的悲观归因模式 具有悲观归因模式的人,通常对不利事件做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归因 对有利事件进行外部的、不稳定的和特殊的归因 悲观归因模式的人,在挫折的应激下常表现为激动、挫折、抑郁,甚至生病 1.中性事件:出现基本归因偏向 行动者——观察者归因偏向 2.成功或失败的事件: 对他人的成功,常归于外因,对自己的成功,常归于内因;对他人的失败,倾向于归为内因,而对自己的失败,倾向于归为外因。 3.在归因中,表现出明显的自我服务偏向和防卫性归因,其目的在于维护自尊,减少不利事件对自己的威胁。 (二)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最难的是与自己辩论,即反驳 4种方法: 证据:这种想法的依据在哪里? 其他可能性:会出现其他情况吗? 潜在的含义:即使我想得对,意味着什么? 用处:现在这么想,对我有利吗?! (三)合理的自我分析;(练习P158) 不愉快事件: 念头: 后果: 辩论: 效果: 三、正确归因和积极比较 情境: 我的男朋友没有遵守诺言在这个周末给我打电话; 1.这意味着他并不在乎我 2.这意味着他不是真心爱我 3.这意味着我不是一个可爱的姑娘 4.这意味着我这个人不行,毫无价值 5.这意味着我最终将被抛弃 6.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以后我还怎么见人 7、还不如死了的好。 (二)学会比较,欣赏自己所拥有的 一个青年总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生活不幸福,终日愁眉不展。 有一天,他遇到一位长着,问他”年轻人,怎么闷闷不乐的呀?”,“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老是这么穷。” “穷?我看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说。这从何说起?年轻人问。老人反问道,“假如今天我折断你的一根手指头,给你1000元,你干不干?”“不干!”“假如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翁,给你100万,你干不干?”“不干!”“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1000万,你干不干?”“不干!”“这就对了,你身上的钱已经超过1000万了呀!”老人笑吟吟的地走了。 思考: 从这则故事了我们看到了什么? 你自己身上有什么你没有发现的珍贵的东西? 要如何进行积极的比较? 一、正确认识心理防御机制 (二)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二)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二)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关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幽默解释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