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西部威水背斜地热赋存规律及靶区预测研究.pdf
第3卷 第6期 中 国 地 质 调 查 Vol.3 No.6
2016年12月 GEOLOGICALSURVEYOFCHINA Dec.2016
引用格式:汪磊,张海.贵州西部威水背斜地热赋存规律及靶区预测研究[J].中国地质调查,2016,3(6):26 31.
贵州西部威水背斜地热赋存规律及靶区预测研究
汪 磊,张 海
(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地质大队,六盘水 553000)
摘要:威水背斜紧邻六盘水市区,具备形成中低温地热资源的有利地热地质条件,潜在地热资源丰富。但因区内
地质构造条件复杂,人们对热储构造、类型、地热资源埋藏条件及空间分布特征等认识不够,以致该地区在地热资
源开发利用方面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为研究威水背斜地热赋存规律并进行靶区预测,以前期的实际勘查工作
成果为支撑,在对相关勘查资料综合整理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威水背斜地质背景、热源条件、热储构造特
征、地热载体及其运移和补给等分析,明确了研究区地热资源类型属受埋深条件控制的板内中低温型,热源主要
来自地层自然增温(即地温梯度),地热载体以地下水为主,热储构造类型主要为层状热储类型;结合已有地热工
程施工情况,分析了该工程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原因,揭示了研究区热储层为泥盆系上统尧梭组、望城坡组
和泥盆系中统独山组,根据热储层顶界深度等值线对威水背斜进行了靶区预测,推算可获得的理论保守水温为
44.7~59.7℃,稳定地热水涌水量不小于500m3/d ,为下一步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工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威水背斜;靶区预测;地热;赋存规律;贵州西部
中图分类号:P314;P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 8706(2016)06 0026 06
期实际勘查工作成果为支撑,在对相关资料[5-10]综
0 引言 合整理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威水背斜地质背景、
热源条件、热储构造特征、地热载体及其补给和运移
六盘水市是“攀西 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 等开展分析研究,对已有地热工程[5]未能取得预期
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贵州西部,市区总人口约 效果的关键原因进行探究,阐明区内地热资源赋存
40万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六盘水市目前正处 的一般规律,圈定地热开发靶区,以期为该区下一步
于产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合理开发利用地 的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工作提供依据。
热资源,创新和培育一批以地热为主导的旅游和养
殖(种植)等新型产业,已成为六盘水市经济发展的 1 区域地质背景
迫切需求,也是跳出能源依赖、走绿色旅游道路的
有力支撑。威水背斜紧邻六盘水市区,地热的地质 研究区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
和地理条件优越,对其开展地热赋存规律研究及地 威宁NW向构造变形区西南侧,区内构造活动强烈,
热靶区预测意义重大。 主要构造体系以NW向为主。其中,褶皱构造包括
已有地热地质研究表明,威水背斜具备形成中 威水背斜、水杉背斜、堕脚背斜、许家寨背斜、西牛塘
低温地热资源的有利地热地质条件[1-4]。近年来, 背斜,格木底向斜和白泥 滥坝向斜等;断层构造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5] [6]
、贵州省地矿局 等地勘单位 以NW-SE 向为主,最典型的是水城枢纽断层;
陆续在区内开展了相应工作,但因区内地质构造条 NE-SW向的断层主要有营脚断层等[11-12](图1)。
件复杂,人们对热储构造、类型、地热资源埋藏条件 区内 露地层主要有石炭系(C)至侏罗系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