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治法及方剂第一节治法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治法与方剂 第一节 治法概述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黄帝内经》 奠定了治法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为一体,总结了一整套临床辨证论治的体系。 治法具有多层次的特点: 治则 :所有疾病必须遵守的治法共性。 治法 : 治疗大法:针对某一类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 具体治法:针对具体证候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治法具有多体系的特点: 病机的多体系特点决定了治法的多体系特点。 如:六经治法体系 卫气营血治法体系 三焦治法体系 脏腑治法体系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方以药成”与“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 方剂必须“针对病机 ,体现治法”。 总之: 方从法出,以法统方 第三节 常用治法 清代 程钟龄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从八纲中寒热病性推导出八法之思路: 寒 温 热 清 虚 补    单一治法            (七法) 汗 + 实  泻 吐 消 和(复合治法) 下 八法学习要求: 1、定义(重点掌握) 2、适应病证 3、常用分类 4、使用注意 汗 法 1、定义: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宣发肺气,以促进发汗,使在表之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2、适应病证: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如感冒; 麻疹初起,疹发不畅; 水肿初起,腰以上肿甚; 疮疡、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疟疾、痢疾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3、常用分类: 病邪之性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 分类依据 体质有强弱:扶正解表 4、使用注意: (1)辨清病邪的性质。 (2)中病即止,慎勿过量。 (3)兼顾兼挟病证。 (4)不宜久煎。 吐法 1、定义: 通过宣壅开郁和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2、适应病证特点: 病位居上,病势急暴,体质壮实,内蓄实邪。 3、使用注意: (1)吐后调养脾胃。 (2)止吐方法: A:冷稀饭、冷开水。 B:姜汁。 C:麝香一~二厘。 下 法 1、定义: 通过泻下通便,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有形实邪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2、适应病证: 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或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 3、分类: 依据:病邪之性质、种类、正气之强弱。 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 4、使用注意: (1)辨清病情之属性。 (2)中病即止、顾护正气。 和法 1、定义: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作用,以疏解邪气、调整脏腑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和法包括“和解”、“调和”两类。 “和解”是专治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治法即《伤寒论》之“和解少阳”之治法。 “调和”:“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 戴天章《广温疫论》 和法常用分类: 和解少阳 调和肝脾 调和肠胃 温 法 1、定义:通过温里、祛寒、回阳、通脉等作用,以消除脏腑经络的寒邪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 2、适应病症: 里寒证 寒邪之来源及治法: 外来之寒,温必兼散; 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3、分类: 温中祛寒 回阳救逆 温经散寒 4、使用注意: “真热假寒”证,不可误用。 清法 1、定义: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