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其它设计易忽略的问题 17、跨度较小的挑梁未配置侧向水平钢筋。(当梁净跨小于1.5倍梁高时,应按牛腿配筋) 。 18、高层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纵向钢筋面积,未按规范要求大于地上一层同侧钢筋面积1.1倍。 19、梁中心线与柱中心线之间偏心距较大未采取构造措施。 七、其它设计易忽略的问题 20、框架角柱双向外凸,对节点核心区约束过小,对抗震不利 八、疑难问题说明 1、混凝土构件,当配筋小于计算值是影响结构安全的问题。此类问题属违反规范强制性条文。 —应加强校对 2、若荷载取值偏小,而实际配筋经复核可满足要求,可不算违反强条,但须补充计算资料。 八、疑难问题说明 3、关于周期比的问题,对于高层建筑应按“高规”4.3.5条: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第10章所指五种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小于0.85进行要求。对于多层建筑,执行抗震规范,不要求周期比,但要求第一振型不应是扭转为主的振型。 4、高层建筑对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二自振周期T2之比未做要求。 八、疑难问题说明 5、框剪结构计算结果,在基本振型作用下,x方向的框架部分承受的倾覆力矩大于50%,y方向的框架部分承受的倾覆力矩小于50%。框架的抗震等级按纯框架结构确定抗震等级,因为柱子应该是两个方向同时作用的无法分开。有一个方向承受了大于50%的地震倾覆力矩,就按纯框架确定抗震等级。 6、建于坡地的高层建筑基础埋深按较浅一侧控制。当较浅一侧埋深不满足“高规”12.1.7条时,须作专门验算。 八、疑难问题说明 7、按老规范设计的房屋改造项目,首先应进行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和抗震鉴定,依据鉴定结果进行设计。 八、疑难问题说明 8、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除应满足上、下层刚度比的要求,还要求地下室顶板: (1)应采用梁板结构; (2)应避免开设大洞口; (3)应避免板错层; (4)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不宜小于C30,应双层双向配筋,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小于0.25%; (5)不可采用无梁楼盖。地下室消防车道范围基础设计活荷载取 值偏大。 八、疑难问题说明 9、地下室消防车道范围基础设计活荷载取 值偏大。(消防车荷载是偶遇荷载,不应按此活荷载值设计基础。否则,柱基础底面积扩大,与相邻柱基相差较大,人为的造成不均匀沉降) 10、地下水位较高、基础开挖较深、场区邻近已建建筑物时,降水易影响邻近建筑物的安全,应在设计说明中注明安全措施。应要求施工降水采取减少对周围建筑影响的方案,否则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八、疑难问题说明 11、建筑物主体采用桩基础,附属建筑浅基础位于回填土层上,未对回填土的施工提出明确的要求。 12、当地下水埋藏较浅,附属建筑与主体结构间的沉降后浇带后期施工,忽略附属建筑的抗浮设计。 13、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问题,“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过十层的高低层连体建筑物”——当主楼与地下车库结构连为一体时包括地下车库。 八、疑难问题说明 14、地下室对主体的影响:目前较多的工程为多层地下室,面积较大(某些工程整个小区全部为地下室),其中覆土多为1~2米之间,车库顶板与主楼顶板形成错层,选择地下室顶板做嵌固端时如何处理? —靠近主楼时车库顶板适当起坡(或逐级降板),结合梁柱加腋处理;剪力墙结构适当设置较多垂直于主楼外墙的内墙。 谢 谢! 四、 地下室外墙设计存在的问题 2、地下室外墙计算时底部为固定支座,侧壁底部弯矩与相邻的底板弯矩大小一样,底板的抗弯能力不应小于侧壁,其厚度和配筋量应匹配,这方面问题在地下车道中最为典型,车道侧壁为悬臂构件,底板的抗弯能力不应小于侧壁底部。 地面层开洞位置(如楼梯间、车道出口处)外墙顶部无楼板支撑,计算模型和配筋构造均应与实际相符。车道紧靠地下室外墙时,车道底板位于外墙中部,应注意外墙承受车道底板传来的水平集中力作用—注意计算简图的合理性以及设置合理的传力途径。 四、 地下室外墙设计存在的问题 3、地下室外墙在计算中,有的工程漏掉抗裂性验算。外墙的厚度目前做得比较薄,外墙钢筋保护层比较厚,其裂缝宽度控制在0.4mm之内,往往配筋量由裂缝宽度验算控制。 4、地面层开洞位置外墙设计:地面层开洞位置(如楼梯间、地下车道)地下室外墙顶部无楼板支撑,为悬臂构件,计算模型的支座条件和配筋构造均应与实际相符。 四、 地下室外墙设计存在的问题 5、?人防构造问题:人防地下室采用较高砼强度等级时,最小配筋率大于砼规范的要求(如C40,Ⅱ级钢,砼规范最小配筋率为0.26%,人防规范最小配筋率为0.30%),很容易违反强条,双向受力的地下室内外墙水平钢筋也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人防板、墙拉结筋遗漏造成违反强条也常见(未设拉结筋或者拉结钢筋间距大于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