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核心理论及概念.pptx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学核心理论及概念概要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化研究个体一生的全部心理的发展变化及其一般的表现,以及与所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关系,揭示个体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发展过程。;一方面:个体接受社会影响,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角色,使自己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比如,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猪能成为社会化的猪人吗?;社会化的特点;社会化的种类;道德社会化:形成某一特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和与之相符合的行为的过程。;早期社会化: 生命早期经历的最基本的社会化,主要指儿童掌握语言,学习基本的生存技能,学习社会规范与社会价值并将其内化,与他人沟通与互助并建立感情,从而与周围的环境保持一致。;再社会化:个体放弃放弃原先的家长规范和标准,重新学习社会所要求的社会规范与行为方式的过程。如监狱里接受改造、精神病患者接受治疗等;家庭:个体的社会化首先从家庭开始 学校: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伙伴群体(同辈群体):由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相似的人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 工作单位:学习职业技能,检验以前的社会化 大众媒介: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四、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社会认知的范围;印象:认知者以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主观理解。印象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1)平均模式 平均模式是指我们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特征信息相加,然后再求其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基础,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如果:第一次(3+3)÷2=3分 第二次(3+3+1+1)÷4=2 如果:第一次 (1+1)÷2=1 第二次 (3+3+1+1)÷4=2;(2)累加模式 是指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是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以此形成对他人的总体看法。 第一种情况下: 一次(3+3)=6分; 二次(3+3+1+1)=8分。 第二种情况下: 一次(1+1)=2 二次(3+3+1+1)=8;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时所发生的这种先入为主的作用。卢钦斯用实验加以了论证。;晕轮效应:当认知对象有某些好品质时,我们可能将其他一些他???不具有的好品质也赋予他。比如“爱屋及乌”。;社会认知的归因;归因的偏差;五、社会态度;凯尔曼的提出了态度形成的三阶段论:他认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是一个顺从到认同到内化的分阶段过程;3、内化:这是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的观点而彻底地转变自己的态度。;转变态度的具体方法;六、人际关系;1、熟悉性和邻近性:近水楼台先得月 2、相似性与互补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角色作用不同时,通常互补性更起作用。 3、外貌:一般情况下,美丽是社会生活中比较有效的通行证 4、对等性或互惠性:圣经上说“你想让别人用什么量器给你,你就先用什么量器给人”。 5、能力:“犯错误效应”。;七、利他与侵犯;侵犯行为(攻击性行为):故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侵犯行为的解释;八、社会影响与群体心理;服从:由于外界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暗示:在无对抗条件下,用某种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为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模仿: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只能对外显行为模仿,???能模仿内隐心理。可分为:;群体心理;群体决策:对一个事情由群体共同商讨所做出的决定。;领导:群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对所在群体和所属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过程。致力于实现这个过程的特定人物称为领袖或领导人。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