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物添加剂论文
食
品
添
加
剂
作
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题要求:欲开发一湿面条,请设计一保鲜改良剂或者保鲜措施。
保鲜改良剂:有机酸复配液(例如乳酸与柠檬酸的复配液)
背景了解:面食作为中国人的传统主食之一,尤其对于北方人而言,具有之分重要的地位。以面条为例,,因为湿面条含水量高,水分活度大,微生物易生长繁殖,导致鲜湿面保质期短,极易腐败变质,产品不易开拓市。所以人们通常选择干制面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风味、口味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更多的人更愿意选择湿面,近几年市场上也陆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湿面,对于如何保鲜湿面条,人们也在做着各种各样的探索和尝试。例如以荞麦、绿豆等多种杂粮为主料,研制开发出一种新型杂粮的湿面;也有用西红柿山药湿面的尝试等等。
保鲜手段方面,提出的举措有很多,比如单独添加国家规定标准用量的富马酸二甲酯、Nisin、纳他霉素对鲜湿面都有一定的保鲜作用;复合保鲜剂应用于鲜湿面加工中制品,能抑制导致鲜湿面品质变化的微生物的生长活动,从而达到延长保质期的目的;还有通过把中药复配形成保鲜剂的研究,但由于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这种方法还很不成熟;另外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就是复配酸液保鲜技术。
现在公共比较认可的是用有机酸的复配液来为湿面保鲜,通过查阅资料和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个人的一些分析,认为可以用LongLife面的酸浸保鲜来解释:
LL面是以小麦粉为主原料,经真空和面、压延熟成、面线切出、(蒸)煮、水洗(酸浸)、完全密封包装、高温蒸汽杀菌、冷风冷却、存放,并添加调味料,再经简单调制,即成保鲜、保湿方便食品。其中,水洗、酸浸部分是利用可使用有机酸或酸性物质调节PH到4.5以下,创造一个不利于细菌增殖环境,为杀菌进行提供良好条件确保产品在不添加防腐剂情况下,可保存3个月。
选择原理:(以荞麦绿豆等杂粮湿面为例)
1、试验材料
面粉:苦荞面粉、绿豆粉、高筋小麦面粉;增筋剂:谷朊粉、沙蒿籽胶、瓜尔豆胶;磷酸盐: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其他添加剂:乳酸、柠檬酸、丙酸钙、食用色拉油
2、湿面要做到长期保存,一个最重要手段就是使面条PH值呈酸性,一般控制在4.5以下。因此在工艺上采用对面条进行酸浸处理办法,使面条吸收定量有机酸在酸性条件下,可起到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作用。在湿面生产中,一般采用有机酸作为酸度调节剂,常用的如柠檬酸、苹果酸、乳酸、酒石酸及其盐类。采用适当有机酸盐目的除调节溶液PH值,还可增强溶液体系稳定性,减少产品质量波动。
在生产中,有时也可以在和面的时候就加入适当酸性剂,除了采用有机酸及其盐类外,也可采用葡萄糖酸-δ-内酯(GDL)。GDL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科缓慢水解形成葡萄糖酸及其δ-内酯和γ-内酯,呈弱酸性。
在选择酸味剂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一定浓度水溶液可使面条PH值控制在规定值以下;(2)对微生物,特别是对耐热菌有较好抑制作用;(3)酸味柔和,不刺激。
根据以上原理和原则,也经不少试验结果证明,从多种有机酸中选用抑菌效果较好,酸的刺激味又不是很重的乳酸与柠檬酸配合使用,形成复配酸液。另外再添加对霉菌、芽孢、革蓝氏等多种菌类生长有很好抑制作用的保鲜剂丙酸钙,具有比较良好的抑菌作用,能更好地保鲜。
综上所述:新鲜湿面为高水分食品,营养丰富,微生物易于繁殖牛长。加工中采用有机酸调节面条表面pH值来抑制细菌生长。以此使用有机酸来作为湿面加工过程中的保鲜改良剂。如有不对或者不合适的,请老师批评指导。
参考文献:[1]、周文化,周其中,郑仕宏等. 中草药提取物在鲜湿面保鲜中的应用研究[A].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学院2008,(02)
[2]马小明,丁泉水,喻勇强. 鲜湿面保鲜研究讨论[J]. 食品科技,2003,(12):80~82
[3]黄淑英,曾实,蔡静萍,等. 鲜生面条保鲜的研究[J]. 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7,18(2):13~17
[4]李昌文,刘延奇. 即食湿面条的保鲜研究[J]. 粮食加工,2008,33(2):66~68
[5]岑涛. 非油炸湿面使用的食用添加剂[J]. 食品科技,1999,(3):43~44
[6]李里特. 面条中的添加剂[J]. 农产品加工,2003(6):32~3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