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高考复习·古代诗文 重视读懂 淡化技巧 强化六种意识 ——古代诗文阅读临考复习建议 浙江省临海市回浦中学 陶永武 taoyongwu@163.com 高考命题特点 文本解读规律 切实有效指导 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理解经典文化论著,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5.文中信息的筛选 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 7.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8.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9.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10.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 11.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参考篇目见附录1) 古代诗文阅读: ⑴文言文阅读 ⑵古诗鉴赏 ⑶《论语》阅读 发言纲要: (一)重视读懂文本 (二)淡化答题技巧 (三)强化六种意识: ⑴文言文:“语境”意识 “文白对应”意识 ⑵古诗:“意象群”意识 “非意象之言”意识 ⑶《论语》阅读:“文化”意识 “教纲”意识 一、文言文阅读 (一)解答文言实词题和虚词题 要强化“语境”意识 这几年考查的加点词语的义项很少见于高中语文课文,主要考查考生根据语境辨析、推断词义的能力。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明经 第:考取 B.子无为嫌 嫌:疑忌 C.俾其守约束 俾:使 D.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 方:仿效 2011浙江卷文言文试题 【回归语境】 (A)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 (B)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请,勣曰:“子无为嫌。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C)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D)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 D、比,与……相比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尠有屈焉 屈:屈辱 B.鸠率僧旅 鸠:聚合 C.将加大辟 大辟:死刑 D.遗其珍物 遗:赠送 2010浙江卷文言文试题 【回归语境】 (A)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 (B)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C)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D)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A、屈服 鸠通“勼”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病:祸害 B.然去而不复念也 去:归去 C.常与寒士角 角:较量 D.以蓄其所有 蓄:收藏 2009浙江卷文言文试题 【回归语境】 A、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B、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C、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 D、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 B、失去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唯《易》乎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拂衣而出 倚歌而和之 C.遂得免焉 风雨兴焉 D.复还于蜀 且贰于楚也 2010浙江卷文言文试题 【回归语境 以“实”定“虚” 】 (A)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 (B)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C)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D)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 B、表修饰 重 点:以、而、之、其、于 次重点:乃、且、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