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常见考题格式例谈 导 言 诗歌鉴赏自2002年始,便采用主观题形式,这种形式能更好地反映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诗歌鉴赏的提问是多种多样、变化多端的,思想风格、艺术、语言、情感……这些往往使一些同学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一方面来进行解答,结果答非所问,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分。在这里,我们就提问的类型与解答的方法进行归类,希望能给考生带来一些帮助。 一、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考查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变式提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方法指津]: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术语储备]: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映衬(正衬、反衬)烘 托 象征 比兴 联想想象 用典 对比 对照 动静结合 正侧结合 虚实结合 [试题回放] [例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两首诗第三四句运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简要分析。 [解析] 《除夜作》诗人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像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反衬出自己除夕夜思念亲人之苦;《夜雨寄北》从眼前景物生发开去,驰骋想像,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反衬出自己今夜思念亲人之苦。 两诗的三四句都是由眼前之景想像到远方之景,用故乡的亲人怎样地思念自己,反衬自己对亲人的思念,这两句运用了虚写和反衬的表现手法。 [试题回放] [例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全国卷三)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解析] 这一题告诉我们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即动静结合,命题的意图是让考生联系具体的诗句说说是怎样做到“动”与“静”相结合的。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答题误区]: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考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准确的,如果就诗歌中的某一句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 二、对诗歌意境及情感的考查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变式提问]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心绪)? [术语储备] 思想感情:迷恋 忧愁 惆怅 寂寞 伤感 孤独 烦闷 恬淡 思乡怀旧 欢乐仰慕 愤激 坚守节操 忧国忧民 [方法指津] 解答此类题型可分三步:第一步: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绘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绘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步,考生在描绘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第三步,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高考回放] [例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5年辽宁卷)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维深 客船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解析]“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枫半死”,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氛围”“心绪”各2分。 [高考回放] [例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5年江苏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