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著赏析 第六讲:中国现代派诗歌.pptVIP

经典名著赏析 第六讲:中国现代派诗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典名著赏析 第六讲:中国现代派诗歌

那么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悒郁”和“怀念”呢?后两句做了具体的回答: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故,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作者的“悒郁”与“怀念”是因为心中有“烦忧”,而这种“烦忧”的原因是“不敢说出你的名字”,而“不敢说出你的名字”的原因,是没有勇气说出口——这才是“烦忧”的原因所在!这段的抒情顺序是先描绘“悒郁”、“怀念”之状,然后一层层地剖析原因。 下段先交代自己面对“你”的犹豫和胆怯,而接着点明这样的“不敢”使自己备觉“烦忧”,最后两句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作比喻,烘托自己“怀念”和“悒郁”像隔海相望般“辽远”,像身处肃杀的秋天一样“寂寞”。意象的选取既典型,又暗合中国文化传统中以秋衬愁之深、以海喻思之远的审美范畴,虽是现代诗,却充满古典诗的意境和韵致。 也正因此,前后两段虽然只是相同的诗句在排列顺序的不同,但在情感表达上不但没有重复之嫌,反而使读者倍感作者所说的烦忧像波涛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也是作者高超的创作技巧之所然。 (2)、主题的朦胧美: 1、爱情诗:多数人把该诗理解为爱情诗,因诗人对思念的人思之过切,而生烦忧。 2、政治诗: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3、知识分子对自由民主的渴望与现实之间的茅盾,造成了作者内心的烦忧。 4、本诗是作者心境的描写,是作者内心情感世界的反映。 心境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情感,人们有什么样的经历际遇,就会有什么样的心境,心境是人们社会经历际遇的反映。不同的心境,显示出人们对社会环境不同的感情评价,也体现出不同的社会理想。 纵观作者所处生活年代,正是一个充满了苦恼的年代,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与社会现实间的矛盾,使作者心生烦忧。但诗人不说“烦忧”的原故,其实也不必去说;读者不知诗人“烦忧的原故”,亦不必强作解人,如果硬去猜诗,诗就变成了谜。 抒情诗不交待事件、不谈“原故”,仍可达到艺术的完整,铸成“海天愁思正茫茫”的诗境.读者只要把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烦忧思绪,像代入方程一样(即心理方程式),代入自己的感受,就会由心境进入到诗境。这种“烦忧”既可以是情爱造成的,也可以是理想事业破灭造成的,还有可能是家庭琐事造成的,等等等等。 (3).《烦忧》的创作特点: 烦忧的突出特点,在于它的复述式结构----有如一个陀螺,旋过去再转回来。全诗共有两段,其实只有四句,在前后两段中,四句排列顺序正好相反,形成轴对称。诗人只是说他有“烦忧”,只是形容“烦忧”的强烈感受,却不肯说他烦忧的原因。 * 中国现代派诗歌 一、现代派诗歌一词的由来: 1、中国现代派诗歌是指1929年至1937年间活跃在我国诗坛的一个诗歌流派。 2、现代派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主编并创刊的《现代》杂志。 3、首次命名“现代派”的是孙作云的《论“现代派”诗》,1935年5月。 4、现代派经历了从1929年的《新文艺》到1936年的《新诗》的历程。 二、现代派发展概貌: 现代派诗歌发展分四个阶段: 1.现代派的滥觞阶段:施蛰存等编的《新文艺》存刊期间(1929年9月至1930年4月); 2.现代派的形成阶段:1932年5月至1934年11月 ;施蛰存主编的《现代》存刊期间,刊发了戴望舒、施蛰存、李金发、侯汝华、李心若、金克木、林庚等88位诗人的诗作,形成了一个以戴望舒为领袖的现代诗派。 3.现代派的发展阶段: 1934年10月至1936年7月 ;其间,现代派主要作品发表在卞之琳等人所编的《水星》和梁宗岱主编的《文艺.诗特刊》上,把现代派诗潮推向了新的阶段。 4.现代派的成熟阶段: 1936年10月至1937年7月 。 1936年,戴望舒约集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编辑了大型诗刊《新诗》(1936年10月至1937年7月)。五位主编成为现代派五大领袖 。《新诗》存刊期间是现代派的成熟阶段。 三、现代派诗歌代表作家: 戴望舒、施蛰存、卞之琳、 梁宗岱、何其芳、孙大雨、 冯至、李广田、金克木、 李金发、冯文炳(废名)、林庚、侯汝华、徐迟、林徽因、陈江帆、禾金、番草等。 四、现代派的流派特征: 现代派具有鲜明的流派特征,其特征为“价值论的病态美和艺术论的朦胧美”。 现代派审美特质在于古典意境与现代意识的统一,是中国历史沉淀的审美情趣与西方现代主义审美倾向的统一。 (一).价值论的病态美 病态美分为三组范畴: 1.感伤与忧郁; 2.孤独与迷茫; 3.异化与丑恶。 1、现代派醉心歌吟人生理想的幻灭和青春病式的伤感,构成忧郁。 戴望舒的《雨巷》;何其芳的《预言》;金克木的《生命》;李广田的《窗》。这些作品浸透着人生、青春、爱情的伤感颓唐,受到了西方颓废派和中国唐五代诗词的影响,是古典的颓废情调在现在的延伸和反映。 《预言》 ——何其芳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