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来生活网络营销分析
本来生活网络营销分析
前言
有人称2012年是中国生鲜食品电商元年,是有几分道理的。因为这一年生鲜电商是扎着堆往出冒,而且颇有戏剧性:先是5月31号“顺丰优选”正式上线,6月1日亚马逊中国就跟着开卖生鲜;接着是7月17日“本来生活”的横空出世,7月18日京东商城就马上宣布开通生鲜食品频道;而不甘心的淘宝也紧跟着凑热闹,先是6月初为其生态农业频道正式启用二级域名,到了8月份,又再次启用一个新域名来抢夺眼球。
电商大佬们对生鲜领域的强势介入,虽说看着热闹,但多是抢位或抢镜的冲动,究其本质还是商业试错和圈地行为,目前的讨论价值还不算大,倒是敢吃螃蟹,专注生鲜领域的两大垂直电商顺丰优选和本来生活,很是值得研究分析。生鲜食品电商是一门很大的生意,但也是一门极难的生意。一边厢是高速成长,有着巨大想象空间的中国农产品电商市场(2014年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的商业诱惑,一边厢是超过3万家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其中3000家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又都呈亏损现状的现实困惑。虽说顺丰优选与本来生活已平稳运营一年多,但依然处在爬坡阶段,或许还不好总结什么成功的商业模式或结论,可也积累足够多的经验和案例,以供旁观者和后进者学习分享。
关键词:本来生活 生鲜市场 网络营销
一、做好原产地
5月16日,本来生活的荔枝产品终于上线,相比顺丰优选等京城生鲜网站,晚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本来生活网原产地中心总经理胡海卿给记者的解释是:为了等到最合适的采摘时间,本来生活的买手宁愿多等一个星期,不能因为抢市场而砸牌子。这是本来生活一贯的原则:只在当地选择当季最佳的食物。
2012年7月,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和准备,本来生活上线。这个专注于生鲜食品的电商网站一开始就引起了众多人的注意,一方面是由于它背后的创业团队是大名鼎鼎的“南方报系”;另一方面,从一开始本来生活就投入上亿资金,自建仓储和物流配送队伍,这在生鲜电商中,也是少之又少的。
如果说,2012年的食品电商还被大家看做是电商领域的最后一片蓝海,那么随着京东、天猫“有机频道”的上线,我买网、顺丰优选这些传统企业跨界食品电商后,这片蓝海早已开始泛红。本来生活网这群没有任何电商经验的媒体人,与现有多家食品B2C找到了差异:做原产地。
这是本来生活一贯的操作手法,先在内部的选题会上确定选题,再由买手到当地考察当季的地方特产,进行采购。本来生活的买手就是用户的眼和脚,帮助消费者去寻找当地最好的产品。如果说,之前的电商做的是从仓库到消费者这一段,那么本来生活深入原产地,由买手进行采购,则是已经进入整个供应链端。
虽然之前已经有了“褚橙”、有机花菜这类远距离、易损害的果蔬的运营经验,但这一次参与到荔枝大战中,本来生活不仅仅在做原产地概念,同时也在挑战自己的物流极限。
在众多生鲜电商中,本来生活是第一个提出“原产地”概念的。2012年11月,“褚橙”的大卖让很多人记住了本来生活。“褚橙”的巨大成功让本来生活找到了成功的可能性,即找到褚时健这样具有新闻性和故事性的人,找到极具代表性的产地,找到当地当季的特色产品,挖掘其背后的人文历史故事,是个不小的引爆点。
二、整合供应链
最近,在本来生活上卖得最火的是有机花菜,这些生长在云南1800米高原上的花菜,因为早晚温差大,甜度凝聚,可以防虫害,口感和山下种植的花菜完全不同。但将这些有机花菜从云南高原空运到北京,是一件苦差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变质。去年12月,本来生活从攀枝花空运的枇杷就因为遇冷而完全报废。
本来生活有着媒体人特有的理想主义:为中国的农业干点实事,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从2010年聚划算轰轰烈烈的海南“蕉急”,到新闻微博上层出不穷的“菜急”、“瓜急”,中国农业一直处在大市场和小农业的困境中。一方面是餐桌上的农产品越来越贵,另一面,农民找不到合适的销售渠道,只能将辛苦劳作的农产品贱卖。“褚橙”或许是至今中国农产品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次营销,这也是媒体人跨界为农业带来的新价值。在“褚橙”遇到本来生活之前,褚时健一直在为“褚橙”的渠道难题困扰。没有合适的渠道,品质再好,也卖不出去。
2012年12月,一篇关于昔日烟草大王褚时健再创业的文章《褚橙进京》引爆微博,随着王石、徐小平等人的转发,事件被逐渐放大,“励志橙”成为当时网络最热的词汇,也引发社会各界对于“褚橙”的关注。而这一切的幕后推手,就是当时刚刚成立5个月的本来生活。“褚橙”的火爆带动了本来生活的流量,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共卖出了200吨的橙子。
尽管距离“褚橙”事件已经过去几个月,但是“褚橙”效应还在继续发酵。这也让本来生活与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少了一些障碍。如此卖力为中国农民做电商,虽然现在辛苦,但本来生活认为,只要将流程理顺,这些积累下来的数据和资源,在
文档评论(0)